时尚民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 > 第二十九章 交锋马士英

第二十九章 交锋马士英(1 / 1)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全军抵达了杭州城下,下令部队在城南外钱塘江边扎营,并派人送信告知杭州城里的官员。这个时候,该摆的架子要摆起来了,这个时代的人认这个秀,那我的秀就要做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夺权做好舆论基础。

第二天一早,杭州城里的低级勋贵、大小官员就来到军营迎接定王入城,而像潞王这些王爷,名义上是我的长辈,在我成为皇帝或者太子之前,都是不用迎接的,相反,我看到他们还要给长辈行礼,所以不见最好。与众勋贵、官员施礼完毕,摆出太子仪仗,带领诸官员士兵浩浩荡荡的进入杭州城。

街道两边站满了前来欢迎的普通百姓,南京失守,整个江南都人心惶惶,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这个时候,有个大明崇祯帝的嫡子现身,大家心中就有了主心骨。看的出来,杭州城里的百姓是真心欢迎我的到来,民心可用啊。

大队人马来到浙江提督府,这是杭州城最大的官署了,暂时作为在杭州的定王行署。安顿好人马,所有官员齐聚议事大厅,行礼完毕后我还在考虑如何收服杭州官场时,快马来报,马首辅护送皇太后已经到杭州城外了。

我日了个天了,怎么这么巧啊,前脚刚到杭州,屁股还没坐定,马士英竟然来了。如果只有马士英,我完全可以不管,甚至于可以以蛊惑皇帝临敌弃城之罪直接拿下。可有邹太后在,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弘光还是名义上的皇帝,邹太后是弘光的亲生母亲,我的奶奶辈。得了,只能扔下公务满心愤愤不平的前往迎接。

来到杭州北门外,远远的就看到邹太后一行队伍已经出现在视线中,我随着同来迎接的潞王朱常淓,领着众官员立马跑上去跪下行礼。来到这个时代,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跪下行礼,可是为了活命,都跪了好多次了,眼看着马上就要摆脱给人下跪的命运,这个邹老太太应该是最后一个还需要我下跪行礼的人了。

皇太后的亲属太监和马士英迎上前来,太监宣太后口谕,“诸位王爷、大臣为大明守护地方有功,哀家很欣慰。现在一路旅途辛苦,先进城安排休息,就先不见众人了。”于是众人随着太后车架缓缓前往潞王府,既然是太后驾到,那自然只有杭州本地最豪华的潞王府才有条件和资格接待了。

把太后送进潞王府休息后,在王府大殿,我与马士英的第一场夺权交锋不可避免的就要开始了。

首先是马士英通报弘光皇帝的情况以及一路上的行程,虽然我知道朱由崧跑到黄得功哪里,然后黄得功战败自杀,朱由崧被黄得功下属出卖给了清军。但这个时候还不能说出来啊,只能当做什么也不知道的接受了马士英的说法——皇帝只是和太后分道而走,很快会来杭州汇合的。MD,憋的我好难受啊!

而对于马士英不通报南京各界,直接与朱由崧秘密逃跑的罪责,在他口中则转变为奉皇帝旨意护送太后南下杭州,有罪变成了有功,所有的黑锅都丢给了朱由崧。这个事情就成了死无对证的无头案了,不过就算朱由崧在这里,也无可奈何,逃跑是他们两个人的事,肯定死不认错,你还能治皇帝的罪?所以马士英以有功之臣沾沾自喜,众人虽然愤慨,却也无可奈何!

看来以罪制裁马士英再夺权之路是行不通了,毕竟我在朝廷中没有势力,是不会有人支持我的。如果强硬的要制裁他,只会提前激化矛盾,而这个时候,不管朱由崧怎么不行,他都是皇帝;没有被俘的消息传来,他也是马士英的靠山。敌强我弱,矛盾激化只会打击到自己。

我忍了!

接下来的议题就是商量下一步怎么办,马士英作为首辅,只有一句话“皇上不日就将抵达,各位准备好接驾,皇上到达之前,大小事宜就先由皇太后裁断。”这个真是打着痛点了,皇太后裁断,还不就是变成了马士英说了算。

“马首辅,清军一路尾随南下,已经快到杭州城了,现在皇伯还未抵达,但杭州的防备要先开始进行。皇太后一路辛苦,圣体恐怕吃不消繁杂军事。”我就算不为争权,也要为自己多留一块地盘啊,所以还是把杭州防备先提出来,并暗示这个事情既等不到朱由崧来杭州,也不能让皇太后瞎指挥啊,需要有人出来组织防御了。马士英抛弃南京,那么杭州的官员肯定也就不会同意让他主持防御的,南京都肯抛弃,还会在乎杭州么?

“定王说的是,不过杭州防备由谁来主持,还是让皇太后定夺为好。这样吧,等皇太后精神稍恢复,我再向太后请旨。”马士英来来回回只有一招,听皇太后的,而这以静制动的高招还真是无懈可击。

杭州本地官员虽然对杭州防备工作也是忧心忡忡,希望早点进行,但这种事关军队调度的大事,皇帝不在时由太后指定人员临时替代也是情理之中。更关键的是除了我没有人知道朱由崧来不了杭州了,都怕现在把军事大权随便指定了一个人,万一朱由崧到了以后怪罪下来,乌纱帽有可能不保啊。所以最后各级官员包括潞王都同意马士英的建议。

政治高手就是政治高手啊,简简单单一招,我就无计可施,看来就算多了300多年的见识,屌丝还是屌丝,与朝廷首辅的政治差距大的看不到边,人家只出了一招,我就憋着满肚子的话没法说,垂头丧气的回到定王行署。

我与马士英接触不多,之前在朝会、皇家宴会上见过几次而已。马士英争权夺利的主要对象是史可法,而我是史可法找回来的皇子,一旦我上位,那肯定就是史可法得势,所以我和马士英就不是一路人,说不定让朱由崧软禁我就是这人的建议。

从历史上学来的知识,我知道马士英在国家大事上完全就是一个废物,还胆小如鼠,清军还未到南京,他就开溜,清军未到杭州时,他也开溜。但治国能力是废物,争权夺利的政治手腕却是高手。明末朝廷充斥着马士英这种官员,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啊。

很快的,太后懿旨下来,由首辅马士英协同诸大臣共同开展杭州防备工作。然后马士英传令各地军队前来杭州勤王,各地粮草也尽快起运杭州。而最关键的民心安抚以及士兵整顿工作则全无动静。我去找马士英多次,也没有见着他人,估计现在既不想放权于我,也不想得罪于我,毕竟朱由崧死之前如果没有子嗣诞生,接下来的皇位第一继承人就是我。

偏偏现在我一筹莫展,在朱由崧被俘的消息传来之前,我不能做任何动作,否则都会被视为不孝,在以儒家治天下的朝代,不孝是最大的罪责了,顶着这样个罪名,将来何以服天下。更重要的是,我手下只有2千兵,而马士英带来的差不多有5000兵马,做动作也做不赢啊。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拜访杭州的各层面官员,动员大家先着手准备杭州的防御,其他时间就全力投入军队的训练当中。严开成的纪律训练手册和邵康的战术训练手册都已经完成初稿,2000多军队就以此为纲领开展训练。渐渐的,士兵的队列走的整齐起来,阵型演练也颇有架势,根据鼓锣声音传达战斗指令,根据旌旗辨识位置阵型也开始顺畅起来。

战术手册中的几个实用招式也分枪兵、刀盾兵分别训练起来,上千士兵齐声高喊“杀!杀!杀!!!”,声威浩大颇具气势。看来只要假以时日,肯定能训练出一支强军的。现在就看能不能给我这个时间了。

另外寻找火器装备的工作却进行的不顺利,北京、南京都有专门使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但这两支部队现在都没了。火器的制造厂也主要设在北京、南京以及沿长城分布的九边,现在这些地方也都丢了,火器没有了来源。

杭州本地的部队有配备了少量的火器装备,军备库中却是一杆也没有,火药子弹倒是有一些。最后只能从地方部队中私底下买来了几杆火统,都是地方军火厂制造的劣质火统,跟北京、南京以及九边这些地方朝廷直管的火器厂出品的质量相比天差地别,毕竟好的工匠都被搜罗到中央去了,在这个主要靠手工制造的时代,好工匠就是质量的唯一保证。有比没有好,赶紧差人送到绍兴交给罗三,让他赶紧研究改进,并尽快组织生产。

17世纪是冷热兵器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西方世界依靠热兵器永远终结了依靠骑射的野蛮游牧民族攻击农业文明民族的情况。而明朝,却没能抵挡住游牧民族的最后一波进攻,华夏大地被满清荼毒了数百年,被世界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现在,这个历史遗憾能不能靠我改变?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