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阅读故事的各位就应该已经知道,博雅赐名日期的事情正是这样跟晴明扯上关系的。
但是在细说其中细节之前,却有必要在此处先插入讲述一件事情。
是醍醐天皇之死。
醍醐天皇是在延长八年的菊月之末猝然离世的。此时的醍醐天皇尚且只有四十六岁,可以说正当壮年。延长八年这一年,醍醐天皇就像是对自己的寿数有所感应一般,总是显得惊疑不定。就在他死前的几个月,夏日的一天,晴朗无云的宫掖上空忽然响起了雷声。声势渐渐变大,晴空一瞬间昏暗下来,浓云气势汹汹地压迫过来,让人感到十分不安。
夏日里有时也会遇见这样的雷暴天气。几位朝臣忙奔走躲避将要到来的急雨。这时候风雷的声势更加暴烈,白昼黑暗得像是夜间,闪电划过的时候照耀出呈现污浊黄色的大气。然后一道声势浩大的雷霆就穿透了几位大臣躲避的殿庭的屋顶,等别人回过神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几位大人已经尸骨无存了。
雷霆劈死朝臣的事就成为了某种预兆。
随后不久醍醐天皇大病了一场,总是精神恍惚。天皇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兼顾朝政,于是就匆忙传位给了太子,自己则退居休养,但仍然不出几月就亡故了。
这件事情实在蹊跷。在当时,年幼的朱雀天皇得知醍醐天皇死去的消息十分不安,就在泰问仪式上十分仔细地询问过阴阳寮中的诸位阴阳师。那次的泰问仪式上所得出的结论是有鬼在作祟。
作祟的,是醍醐天皇曾经的右大臣,死去将近三十年的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曾经是醍醐天皇的父亲宇多天皇非常宠信的臣子,是个出生在时代学者之家的有名才子。宇多天皇是在藤原氏的扶持下才能够登上天皇之位,但是又不甘于被藤原氏控制,于是就请当时儒士出生的道真进入朝堂,制约藤原氏在朝堂中的首要人物藤原基经。后来宇多天皇渐渐老迈,感觉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于是便传位给了儿子醍醐天皇,自己则出家去了。宇多天皇离位的时候,将十三岁的醍醐天皇托付给藤原基经的儿子藤原时平与菅原道真,醍醐天皇便分别将两人拜为左右大臣。在醍醐天皇二十六岁的时候,藤原时平向醍醐天皇进言,说是道真正在密谋宫变,想要扶植醍醐天皇的胞弟齐世亲王继位,听到这个消息的醍醐天皇就将道真贬黜到了九州地方。
被贬黜的道真在那之后不久就抑郁死去了。本以为这件事情应该就这样结束。但是没有想到在道真死后的几年中,平安京连连发生怪异的事情。雨季忽然面临干旱的危机,冬日里暴雪不断压塌房屋,这样那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年仅三十九岁的藤原时平猝死的事件了。那之后,藤原时平的妹妹为醍醐天皇生下的皇太子也离世了,又过了两年,时平的女儿为醍醐天皇产下的小皇子刚刚被立为太子也忽然间夭折。
这些事情都被认为是道真所化的鬼在作祟。醍醐天皇一边为道真恢复了名誉希望能够安抚他,一边召集阴阳师商讨镇压道真的方法。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能够解决,醍醐天皇就被朝臣被雷劈死的事情吓得大病一场,之后就像是开头所讲的那样了。
因为有之前种种作为铺垫,所以,当朱雀天皇从阴阳头那里得知是菅原道真在作祟的时候马上就认可了这个说法。藤原氏认为应当立即镇压菅原道真之鬼,不能够像是早良亲王那件事情一样一味退缩。
所谓早良亲王的事情就是桓武天皇时由于早良亲王的鬼作祟而不得不放弃还没有建设完全的长冈京而迁都平安京的事情。
把持朝政的藤原忠平是这样说的:“即使心有怨恨,但身为朝臣却在天皇所在的京都中作祟实在是不能容忍,应该命令阴阳师加以镇压,即使完全斩除也无需怜惜。”
当时,年幼的朱雀天皇也许曾经一度产生过不应该使用如此激烈手段的想法,但在藤原忠平的劝诫——甚至可以说是恐吓下最终退缩了。年幼的天皇害怕道真的鬼像藤原忠平所说的那样夜夜在自己身边徘徊,于是便下了歼灭道真之鬼的御令。
朱雀天皇下达这条御令的时候,晴明的导师贺茂忠行正在阴阳寮中供职。
众所周知,忠行是一位了不起的阴阳师,与此同时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学士。他不仅精通音律,还擅长于制作和歌。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忠行年幼的时候曾经因为仰慕菅原道真的才华而多次拜访道真府上,后来与道真称为了忘年交。
那么在道真被贬黜的这件事情上忠行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藤原基经向醍醐天皇进言道真意图另立天皇的时候,已经退位并且出家的宇多天皇曾经意图为道真求情,但因为基经的阻拦并没有见到醍醐天皇,所以只好放弃。这段史实中并没有忠行的身影出现。
但是,据说,宇多法皇(宇多天皇出家后的称谓)因为没有能够帮助自己曾经宠爱的大臣而意志消沉,他回到僧舍之后发现一个总角童子跪坐在地板上等待着自己。童子面色呈现虚弱之色,皮肤灰败难看,缺失孩童该有的健康色泽。
宇多法皇大惊失色,问道:“果然太勉强了吗?”
这个童子正是忠行。
忠行痛哭流涕,泣不成声,一边用力地捶打地面一边说道:“学艺未精,没有能够帮助道真大人!恐怕再也无法与道真大人见面了!”
对于忠行来说,菅原道真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年幼的忠行因为没有能够帮助道真而感到十分痛苦。从他所说的话语中也不难猜出这样的真相:藤原基经的身边有着阴阳师的帮助。
原本专门为天皇服务的阴阳师被藤原氏笼络到了身边。醍醐天皇轻易地相信了基经对道真的质控、宇多法皇无法见到醍醐天皇、以及日后道真在贬黜途中抑郁而死等等事件中都有着阴阳师的踪影。
可以说,正是因为年幼的忠行察觉了这一系列事件中阴阳师们所扮演的角色才更加勤勉修行,在日后进入阴阳寮成为了一位阴阳师。
我们可以这样猜测:是仇恨以及自我谴责使得忠行放弃原本期待的那种风雅而高尚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平安京更深层次的前所未有地繁华也前所未有地危险的生活中。
忠行就像是污泥中的一脉清流那样。
可以想象,这是非常艰苦的。
一直到醍醐天皇去世,朱雀天皇继位的时候,忠行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位举足轻重的阴阳师,并且在朝中也有相当的分量,然而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巨大的。
他的身边有着像是保宪与晴明这样天才的继承人,但是却丝毫都不能感到放松,在正值壮年的时候就已经呈现出了疲惫的老态。
可以说,当朱雀天皇下达了除灭道真之鬼的御令的时候,忠行终于体会到了放松的感觉。
对于忠行来说这应该就像是最终的战斗那样了吧。
年幼的时候无法保护仰慕着的道真,一直默默地努力着,小心地潜藏着,就是为了在这一刻无论如何都保护好道真的亡魂。
忠行孤身一人同身后站着藤原氏这样庞然大物的同僚们比拼着阴阳术。想必为了保护尚且稚嫩的保宪与晴明,使用了什么办法令两人无法插手吧。
这场战斗的结果无法窥探。
因为完全没有史料记载。
包括这场战斗以及关于忠行的种种其实都只是猜测。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只是保宪与晴明先后进入阴阳寮后,原本应当在旁护持两人的长辈贺茂忠行失去了踪影。
说是告老。
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了。
然后,就是那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了。
承平四年。
是朱雀天皇继位的第四年。
卯月。
本该是个樱花盛开的月份。
朱雀天皇听说南门的樱花往年都盛放得格外艳丽,于是忽然兴起想要举办一次赏花大会。选好了日子,大家结伴前往,结果却发现今年的樱花都未绽放。
实在扫兴。
稳子太后说道:“不是很好吗?阴阳寮的各位也在这里,不如就举办一场让樱花盛开的比赛吧!”
真是闻所未闻的比试,但又确实新奇引人入胜,于是阴阳师们各显神通。比赛进行了三天,结果无论是物祭也好,咒术也好,想了各种方法都没有能够使樱花完全绽开,阴阳寮的各位大人也焦头烂额起来。
其实使得原本丝毫未绽的樱花盛放了大半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在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时候只是这种程度的话就又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天皇这样问着。
也不知是谁忽然说道:“如果是那一位的话说不定有办法让樱花绽放吧。”
“是谁呢?”
“博雅殿下啊!不是从朱雀门之鬼那里得到了十分了不起的笛子了吗?”
“那就请博雅来试试吧。”
让用笛子使得樱花绽放是件比用阴阳术使樱花绽放还要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一直兴致勃勃地看着阴阳师们比斗的博雅自己在听到这个建议之后也觉得匪夷所思。
“既然是朱雀陛下想要看的话就试试看吧!但是要怎么做呢?”
笛子的话当然是用来吹奏乐曲吧。
博雅就走到了樱花树下,拍了拍树干:“我来吹奏乐曲,如果感到高兴的话就盛放给朱雀陛下看吧!”
博雅是个十分真诚的人,即使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一旦决定要去做的话就会非常认真。他将叶二举到唇边,吹奏了起来。那是时人闻所未闻的曲子。
尚未绽开的樱花纷纷绽放了,就连天象也随着博雅奏出的乐曲改变。
——明明是晴日,天边却出现了虹。
博雅用叶二使得樱花绽放的事就成为了一桩美谈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博雅的流言也开始了。
“听说那位大人在出生的时候也天降异象呢!”
“不是有传言说被认定是京都的守护者吗?”
“守护者的意思就是那个吧!”
“就算天皇命令也不远绽放的南门樱花在那位大人吹奏的乐曲中绽放了!”
“那是叶二的功劳吧?”
“也不是谁都能吹奏的。”
“仔细想想的话从朱雀门之鬼手中取得叶二难道不是有什么深意吗?”
“啊!你是说……”
“天皇陛下是被称作朱雀的啊。”
……
像这样的流言在赏樱大会之后忽然流传起来,没有几天就泛滥得无法收拾。
——应该成为天皇的人是博雅才对。
——朱雀天皇就应该像朱雀门之鬼把叶二交到博雅手中那样把皇位托付给博雅。
流言如风般倾入朝堂,被朱雀天皇听到了耳中。这些流言使得这位软弱的天皇既委屈又惊惧难安,甚至有可能还偷偷哭泣过。
博雅看着日渐消瘦的天皇忧心难安。
我们不放猜测这对逆向相差五岁的叔侄因为相似的遭遇而在这个晦暗而优雅的宫廷中彼此结成深厚的情谊。这样才能够解释为何博雅在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会自己提出“接受源氏赐姓”的解决方式。
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说出“请为我赐姓吧”的博雅只是因为耿直的天性使然。
总之,这样就又到了我们已经说过的部分了。
因为博雅赐姓仪式的日期久悬未定,好脾气的博雅最终也觉得厌烦了。难得地发了火,说道:“就让在占卜一道上可称魁首的贺茂忠行来决定吧。”
怯懦的朱雀天皇陛下仿佛想要对博雅稍作补偿般前所未有地强硬说道:“下一次泰问仪式之前,就叫忠行做好准备吧!”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