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中国此时的整体大环境、大背景下,宁海号和平海号都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窘境。原先历史上,因为日本海军拥有绝对实力优势,此二舰在抗战期间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抗战初期的江阴海战中就被日军飞机击沉了,只击落了几架日机,没取得什么战果,后来,日军攻陷江阴打捞起此二舰,将其修复后补入了日本海军,最终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击沉。
杨宇霆离开后,沈鸿烈找到张学良,向张学良汇报一件事: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陈绍宽打算向日本兵库县播磨造船厂订购一艘标准排水量约2400吨、满载排水量约3000吨的轻型巡洋舰,预计造价430万大洋,但因为国民政府财力不足,所以陈绍宽希望以东北大豆折价分期支付给日本人。既然陈绍宽是用东北大豆作为他的造舰费用,肯定要得到张学良的支持。
宁海级轻型巡洋舰是中国进入民国后增加的最大军舰,本级共有2艘:宁海号、平海号。首舰宁海号是陈绍宽向日本人订购的,由日本人建造,次舰平海号是中国本土的江南造船厂在得到日方提供的宁海号全套设计图纸和部分零件后自行建造的,与宁海号有些差别,但在整体上相差无几。此二舰性能还算理想,不但拥有6门140毫米主舰炮,还能携带水上飞机。
张学良还让沈鸿烈告诉陈绍宽:你们在南方是注定实现不了强大海军梦的,因为蒋介石没有那个条件,蒋介石不是认识不到海军的重要性,而是他一来没那么多钱,二来他不需要强大海军,所以他不会支持你们建设强大海军,但是,我张学良跟蒋介石不一样,我很有钱,我有这个条件,我麾下的海军在客观需求上确实需要加强,我麾下的海军会跟日本海军打仗,另外,中国海军现在四分五裂,一支分裂的海军就更难以走向强大了,想要建设强大的中国海军,第一步是消除中国海军的分裂,团结统一起来。
张学良笑着摇头:“海军需要的不只是舰艇,还需要人啊!陈绍宽是名正言顺的海军部部长,并且,以他为首的福建派系可谓人才济济,我们东北海军想要强大起来,最好能得到陈绍宽等福建派系成员的投效。”
沈鸿烈把这件事汇报给张学良,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第一,陈绍宽是南方海军的人,他居然想用我们东北的大豆给他造舰?还是让日本人给他造舰?我们东北军刚刚跟日本人大战一场,他却用我们东北的大豆给日本人为他造舰?真是岂有此理!就算南方要跟日本人继续保持贸易,也不能拿我们东北的物产去跟日本人做买卖吧?这不是恶心我们东北人么?绝不能答应!答应的话,南方海军就会变强了,就会超过我们东北海军了;第二,少帅你看,陈绍宽那帮南方海军的人都在雄心勃勃地想要添置大型军舰,我们东北海军岂能落人之后?你就允许我们建造炮艇,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啊?
1931年这年,在张学良的毅然推动下,中国的历史轨迹在悄然无形中被大幅度改变了。原先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并没有发生,甚至,在此时张学良的领导下,东北军还取得了对日作战第一阶段的全面胜利,但这些仍然只是个开始,张学良面前的道路仍然是任重道远,并且从这时候开始,张学良已经不太知道未来的历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的“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地失灵了。但是,张学良有十成的把握可以肯定,日本人绝对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彻底放弃全面侵华的野心,日本人早晚会卷土重来,自己必须抓紧这次难得的胜利而获得的宝贵时间,继续坚定不移地励精图治,建设发展他手里的北方九省,用这九省地盘作为根据地,为他心中的宏图大业奠定基础。在张学良的心里,打退日本人的进攻可不是他的目标,与日本帝国展开最终决战,让中国独霸东方、称雄世界才是他的目标。香满路言情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说、违背法律的小说,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
沈鸿烈立刻听明白张学良说的第二番话的意思:“少帅,你这是要招揽陈绍宽那帮南方海军的人?”
张学良点头:“是的。你不是想要拥有一支强大海军么?手握整个中国海军总好过手握东北地方海军吧?”
张学良笑道:“可青岛不在我们手里呀!”
面对杨宇霆再次“鼓动”自己吞并山东,张学良笑了笑,他没有拒绝,因为他没有拒绝吞并山东的理由,首先,山东是个好地方,这是人尽皆知的,其次,山东是在地方军阀手里,不在“中央”手里,张学良吞山东是“黑吃黑”,不是挑起内战,再者,张学良有信心山东在他手里会好过在韩复榘或蒋介石手里,辽系需要山东,他也会把山东建设得更加富裕昌盛。
沈鸿烈露出一个心有默契的笑意:“那就找机会让它落入我们手里。”
张学良在思索一番后,让沈鸿烈回复陈绍宽,告诉他:南方海军没有必要添置大型军舰,因为中国此时最大的敌人是日本,一旦日本侵华,东北首当其冲,真要跟日本海军爆发海战,那也是东北海军的职责,南方海军在南方不存在外敌危机,比起南方海军,东北海军更需要加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张学良肯定是用于加强随时要打仗的东北海军而不是南方海军,所以,张学良不支持陈绍宽外购和建造宁海级轻型巡洋舰。
沈鸿烈明显不大情愿,但张学良既然已经下了命令,他也只能表示同意,接着,他想起第二件事要得到张学良的批示:“少帅,我们现在手里已经有营口、葫芦岛、秦皇岛、天津、大连一共五个造船厂,其中,大连造船厂规模最大,造船能力最强,机器设备设施最为齐全,但大连造船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一旦日军再次大举入侵特别是日本海军参战,大连造船厂自然凶多吉少,因此,迁移大连造船厂是当务之急。”
张学良摆摆手:“我知道了,你跟邻葛肯定在事先已经通过气了,行了,这事我批准了,拿下山东后就把大连造船厂迁移到青岛吧!”
“行吧,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去制订一份计划吧!”张学良看着杨宇霆,点了点头。
杨宇霆顿时大喜过望,他急不可耐地向张学良敬了一礼,继而急匆匆地离去了。在吞并山东这件事上,杨宇霆比张学良更热烈,因为他是辽系内部第一强硬派、主战派分子,十分热衷于对外扩张,醉心于“抢地盘”。
张学良点头:“大连造船厂确实要迁移。成章,你觉得哪里最合适?”
沈鸿烈沉吟一下,说道:“咱们中国地理最好的十大良港就是上海、宁波、天津、广州、青岛、秦皇岛、大连、深圳、舟山、营口,这其中,天津、秦皇岛、大连、营口在我们手里,但以上四个港口都很容易在战事爆发时被日军攻击登陆,因为我们的核心地区是辽宁,以上四个港口都在渤海湾内,我个人觉得,迁移到青岛最合适。青岛也是著名大良港,并且不在渤海湾内,被日军攻击登陆的概率大大地低于天津、秦皇岛、大连、营口,安全性是最高的。”
张学良立刻明白了,陈绍宽这是打算建造“宁海级轻型巡洋舰”。
沈鸿烈不以为然:“少帅,我们东北海军差不多就等于中国海军了,中国海军七成五的舰艇都在我们东北海军,包括最大的海圻号,不需要拉拢陈绍宽那帮人,就在我们东北海军基础上便能建设出一支全国性的强大海军。”
宁海号和平海号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1000万大洋,但在实战中被日军轻而易举地击沉,毫无疑问,原先历史上事实证明这两舰造得一点儿也不值,甚至没有必要,白花了那么多钱。
沈鸿烈向张学良敬了一礼,兴冲冲地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