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 红楼姑爷 > 第二百五十三章琼林宴

第二百五十三章琼林宴(1 / 1)

琼林苑。

此时苑内热闹非凡。

因为今日琼林宴,本就为新科进士所设。

所以能来者,皆身着簇新进士服。

坐在主位的,自然是今科状元曹辰曹子昂。

今日琼林,他便为主角。

再依次依照名次,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一溜的排下去。

此次科举会试共录取三百二十三人,崇明帝亲点一甲三人,二甲四十八人,三甲二百七十二人。

但凡通过会试参与殿试的学子,一般都不会被刷下去,除非你作死,所以之前科举换题后,那些未中举的学子才会如此抗拒,甚至于忘却了赵昕的身份来质问赵昕。

通过了殿试的读书人,都被称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即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在这个读书人掌握世间大权的时代,没有进士身份,一切都是虚的。

连进士身都还未得,其实还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

琼林宴,纵然出身再高,也只以功名年岁为序。

不过,今科状元曹辰曹子昂并没有与太多人交流。

不是他崖岸自高,实在是……

众人金榜题名后的火热心气儿还未消尽,此刻也只将彼此同等身份的放在眼里。

譬如一甲进士多与一甲进士平等聊天,与二甲进士聊天时,则多了层俯视。

二甲进士多与二甲进士聊天,与一甲进士聊天时,则多了分卑微……

别瞧状元神气,过些日子吏部选官时,这些新科进士们大多会发现,他们远没自己想的那样重要。

众所周知,读书人从考中进士到正式为官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期,事实上,官职是有限的,远不能接纳源源不断的进士们。

这一科新科进士,其人数有三百余人,而官员退休的人数要低于进入官场的人数。

对此,大乾朝对于进士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合理的安置办法。

优秀进士安排进入翰林院“重点培养”。只有一甲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能马上安排官职,其余的则分送各衙门办事,状元马上授予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是编修(正七品)。

同时也会选拔一批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而相当于翰林院的实习生,在翰林院里自学或者跟从前辈翰林深造,此举称为“选馆”。

翰林院的官员俗称“翰林”,这是大乾朝场颇为清贵的职官,因为亲近帝王,有大把机会给帝王讲课。做文学侍,从何接受特殊任务,翰林们不仅能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还能开阔眼界、锻炼能力。帝王对翰林很优待,入宫办事的翰林参加宫宴,往往和一品高官同坐。

更为重要的是,自前朝开始,由翰林院转任高级官职的人很多,大乾朝亦是沿袭了这一制度,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新科进士能进入翰林院,称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没能进入翰林的进士要分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州县。这些人包括朝考成绩不佳、没能当上庶吉士的进士,也包括散馆后没能在翰林院“转正”的庶吉士。

这些人一般都很想留在京城,被分配到中央六部、府、院、监台等处当京官。

大乾朝有句官场话:“人中进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给事,次期御史,又次期主事。”可见翰林是最佳选择,实在不行也要挤入中央各部。如果去地方当一任知县、县丞之类的,就是下下之选了。

如果进士先从中央做起,前途就大不一样了。假如某位进士先做御史,后转任地方,那么官运就不同了。一方面,他熟悉中央工作,又积累了不少人脉,以后到中央办事就方便;另一方面,资深御史到地方往往从知府开始做起,即便是调任知县,也是地处要冲、市井繁荣的大县。

在中央各部实习的进士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实习期,期满后才能授予正式官职。

大乾朝对进士一般都有考察时间,留在京师供职的,叫分衙门“学习行走”。如果分配做外官的,就叫发省“差委试用”。在实习期间,各部门的上级会分派一些具体工作,衙门机关事务繁忙,实习进士们如果比较能干,就可以和正式官员一样处理政务,却不能在公文上签字,也就是说没有实权。

实习进士只能领取俸禄,却没有其他各种实际收益,但是官场应酬支出却一样不能少,这就造成了实习进士们生活困难,要借债度日。

实习期有长有短,表面上看决定性因素是所在衙门的编制有无出缺,也取决于实习生办事能力的大小。实际上,决定性因素是实习生与长官的关系好坏,能否快速融入所在的官场环境中去。只有那些熟悉为官技巧、官场规律和处世之道的实习进士,才能为官场所接纳。

考中进士后,并不代表着就有官做,自古以来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场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适应官僚体制才是重中之重。

有门路背景的,多会选入上等县为官,也易升官。

没门路的,只能选入下等县为官,还美其名曰磨砺人才……

苑内,新科进士李严亦在其中,他这次成绩在这些人里相对一般,为三甲出身,排名第二百二十三名,此时的他与几名好友同坐于席,互相交谈。

谷/span少倾,门外呼喊道:“太子殿下到。”

众人闻言皆惊,急忙起身静待。

赵昕面色从容的走了进来,众人皆呼:“学生见过太子殿下。”

虽说已过殿试,穿上了官服,可毕竟还没有官身,自称学生也没有错。

赵昕虚扶道:“今儿个是琼林宴,诸位不必多礼。”

“谢太子殿下....”

赵昕直奔主位,随后便拿起准备好的杯盏,道:“诸位学子,现今天恩浩荡,四海清平,朝廷诚需贤士俊才,以襄助大乾盛世,诸位皆是有才之士,待日后为官,定要为民办事,为朝廷办事。”

众人闻言高呼道:“学生遵命......”

赵昕饮尽杯盏,随后道:“今日是宴会,不必拘礼。”

话罢,赵昕偏头示意了一番李福,李福当即吩咐道:“奏乐.....”

随着歌舞响起,气氛也慢慢地活跃起来,赵昕也不多言,便独自坐在高台之上饮酒。

本来此次没有赵昕什么事,毕竟殿试之时,赵昕也没有参加,可谁知道,崇明帝临时让赵昕来主持琼林宴,虽疑惑,可此事亦对赵昕有利,毕竟这份恩宠,那可是独一份。

随着宴会开始,赵昕忽地想起了什么,便举着酒杯下台。

赵昕本就是关注的焦点,毕竟太子储君,你想低调都不行,新科状元曹子昂见赵昕举着酒杯下台,还以为是来敬他们这些未来的阁老,心情颇为自豪。

堂堂一国之储君敬酒,这可是极为难得的恩赏,此时的曹子昂心里便端了起来,貌似没注意到赵昕,心里正盘算着:“这太子虽是个荒唐之人,可这识人的本事却是不错,如今太子身边急缺贤士辅佐,若这太子肯放低姿态,自个倒也不是不能投靠于东宫。”

曹子昂正坐着美梦,谁知赵昕越过他,直接朝着角落里的李严走去,李严见赵昕是朝着他的方位走来,心有猜测,同时亦是心潮澎湃。

待赵昕走到李严面前,赵昕笑道:“李严李子布。”

李严起身恭敬道:“学生在。”

赵昕打量着李严,旋即说道:“不错,穿着进士服,有那么一番模样。”

“以后为官可不能丢三落四,若是不然,本宫可不会客气。”

李严知道赵昕说的是考场丢了票据一事,不由脸色一红,旋即正色道:“此事多亏殿下恩赏,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请受学生一拜。”

赵昕也没有阻止,理所当然地受了这一拜。

“本宫照例办事罢了,若是为了些许小事便绝了诸位学子的拳拳之心,于国何利之有。”

顿了顿,赵昕又道:“倒是为你担保的那几位同窗,你合该好好酬谢一番。”

赵昕的话倒也没错,若不是有他那十个同窗担保,赵昕绝不会开这口子,毕竟票据也只是为了辨别学子身份,既然能够辨别身份,赵昕开这口子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此事倒是被人弹劾过,说赵昕滥用职权,枉顾国法,崇明帝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搭理,甚至于,这个方法引起了崇明帝的兴趣,听说下届科场貌似会推行下去,毕竟这每年都会有丢失票据的学子。

李严恭敬回道:“多谢殿下提醒,学生自会好生酬谢。”

赵昕也不多言,举杯示意一番。

李严见状已然明晓,赵昕会来敬他,肯定是因为科场舞弊一事,若不是李严及时汇报,赵昕哪有时间重命试题,只是此事不能明说....

赶忙拿起杯盏,李严恭敬举杯。

饮完一杯,赵昕忽道:“听说你是江南人士?”

李严恭声道:“回禀殿下,学生是江南扬州人士。”

“哦......那看样子,你得把家人接进京城了。”

赵昕的话顿时让李严眼神一亮,按捺下心中的激动,恭敬问道:“此话怎讲?还请殿下告知。”

赵昕也不藏着掖着,直说道:“你小子还不错,父皇有意让你进翰林院进修,以后在京的日子可不会少。”

“嘶.........”众人闻言一阵艳羡。三甲之身进入翰林,这可是荣宠........

最新小说: 从O变A后我只想吃软饭 乾隆四十八年 诡行天下 逃犯手记之列国群芳谱 救世[快穿] 爱若灿烂星辰 良妃重生记 嫡子难为 在炫富综艺当对照组 盘龙之无限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