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至九江一路都能通船,所以只花两天时间就抵达了南京,巧合的是楚豫舰靠港时,四艘悬挂着意大利旗帜的远洋轮和一艘奥地利客轮居然也同时抵达了南京港,带队的居然是去年年底去德国接收第二批采购设备的刘庆恩。
他现在已经是湖北公司技术总长,负责全厂技术部门的管理、研发和设备采购、此次赴欧洲除了带回向德国采购的最后一万支12式步枪和24门105毫米榴弹炮外,主要都是第二批采购的设备和机床,与单纯的武器采购相比,在杨秋引导下湖北和渝城的目光已经放在了加强技术设备上。
刚踏上国土就见到杨秋,刘庆恩也格外高兴,拿出清单声音脸色涨红:“德国这边一共是371台,奥匈交付了110台,都是我们急需的各类机床,锻压机和轧钢机这些东西,另外我还从比利时和瑞典采购了二十几台二手货,其中有一整套他们淘汰的软钢加工设备,这玩意花了我二十万呢!对了,参观斯柯达时他们正好有两台两千吨油压机要淘汰,我就买下来了,机器是旧了些,但我亲自测试可以使用,还买了几门不同口径的废炮,虽然是废的但我觉得可以拿来研究借鉴,何况也不贵。”
刘庆恩絮絮叨叨像个老太婆。也难怪他如此都是国会做主,民生方面又有唐绍仪和张文景这些人弄得井井有条,加上现在又是战争时期,杨秋迟迟没有来南京坐镇,所以他平时也就开开内阁会,听听报告,曰子有些无趣,所以这几天干脆天天往这里跑,过过指挥大军的瘾。
蔡锷可不像外面那些人那样看不起这位“傀儡”,黎黄陂的名气在晚清新军,尤其是南军中很有大,指着地图问道:“大总统有什么建议吗?”
“别别,这里你蔡松坡说了算,我就是闲来没事来听听。说实在话这个大总统当得真是无趣,每天都要签字开会忙个不停,真不知袁项城为何如此恋恋不舍,换做我宁愿去贵州开烟草公司。”
“大总统说笑了,您现在可是我们的主心骨。”蔡锷笑道:“来之前副总统还特意关照,在军事上要多听听您的意见,这不刚才还想去找您问问呢。”
“得了,你们就别奉承我了。”黎元洪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论军事功底他在前新军中能当一方之雄,但和杨秋比却是云壤之别。别的不说,光是国防军采用的全套西式指挥和作战框架就不是晚清新军中任何一人能梳理出来的,更别提军队的组织条例,军规,组建等等一系列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有时候连他都在想,杨秋到底是自学成才还是有个天才的秘密老师,否则怎么能懂这么多东西,指着沙盘继续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河南进展顺利,今天上午传来消息,四师10、11旅完成了对西安的穿插,已经将北洋第七师包围在了咸阳、西安这一带,12旅抢占了渭南,18旅正在向潼关前进。”蒋作宾继续介绍道:“河南这边4旅正在攻打偃师、1旅和3旅已经追击至漯河外围,5旅拿下了新蔡、6旅也已经抵达了汝阳,不过陈宦在漯河部署比较严密,岳将军他们正在等重炮和弹药,还没发起进攻。”
“我们这边呢?”
“新来的9师已经到了六安正在等后面的辎重,103旅在攻打阜阳清剿倪军,2旅基本稳住了蚌埠,10师两个旅正在淮南整编大约还要五天才回蚌埠。淮安那边失守一天后就被101旅夺了回来,12师配合下目前也已经稳住,总体来说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再有半月10、11、13三个师就能初步完成整编开始往北打,只要弹药和粮秣能跟上,最多一个月我们南面也能转守为攻了。”
蒋作宾的语气里充满了自信,能够在一个月内初步捏合沪、浙、苏、皖这些杂牌军,可见南线这些高级军官的工作能力,虽然和北线相比基本没进展,但考虑到北线都是清一色国防重装精锐师,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但蔡锷却依然高兴不起来,眼看就要进入四月了,正是一年最繁忙的春耕季节,这么拖下去必定会影响江苏、安徽这两个产粮大区,如果被拖到七八月连秋粮都耽误的话,恐怕会引发几省粮荒。
对此黎元洪也没太好的办法,毕竟北洋也不是一般的部队,要是没两个国防军精锐旅南下,估计人家都马踏南京了,所以见到他望着沙盘一直神不在焉,问道:“松坡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蔡锷点点头:“的确是有了些眉目,还请大总统参详。”黎元洪虽然知道他这个大总统是挡箭牌,但坐在他的位子上还是希望能早些结束国内动乱,连忙追问让他说来听听。
蔡锷从蒋作宾手里接过推杆一边指点一边说道:“不瞒大总统,按照总司令对军队和士兵的要求,苏浙沪和皖这些部队能比得上西南国民警卫队就算不错了,根本无法和北洋相比,连外围的毅军和倪军都比不了,所以南面半个月内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起主动进攻的。
但北线不同,岳鹏和何熙率领的都是打过湖北和小仓山,一年多来曰夜训练从未间断的精锐虎贲,两个师的重炮和机枪加起来比我们南线五个师总数还多,还强。所以陈宦靠的无非是人数优势罢了,加上吴秀才出其不意回师堵住了潼关,使得陕西四个师无法快速南下,这才勉强打成平手。
所以我的想法是,让欧阳武的9师立即北上阜阳,配合罗佩金的10师清剿倪军。让腾出手的103旅走毫州直插开封!两地相距不过200公里,地势平坦正好发挥他们装备的卡车优势,只要速度够快,一天一夜即刻抵达开封城下,配合正在攻打偃师的4旅,完成对京汉线黄河大桥的对插,截断第一军北撤的路!”
黎元洪摇摇头,担心道:“松坡的主意不错。卡车是跑得快,这段路也倒是还平坦,可陈宦这个人用兵一向缜密,我听说他早就防备倪嗣冲死后我们会从阜阳北上,所以在宁陵部署了2个炮营和一个旅,最近还加强了三个毅军营,卡车只怕到了宁陵还得停下。103旅再能打也至少要一两天才能突破宁陵,有那个机会恐怕北洋第六师早就过黄河堵在开封外面等着了。”
蔡锷也知道这是险招,一旦没法及时突破宁陵,不仅没法截断京汉线,103旅反而会被回过头来的北洋包围住,但还不等他继续想办法,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计划很好,就这么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