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归汉 > 第三十七章 陈大尹履职

第三十七章 陈大尹履职(1 / 1)

背负着二十来万人的吃喝拉撒,陈牧一改岁旦前的悠闲。虽然整日里公事繁忙,甚至是有些自讨苦吃的意味,但陈牧却是乐在其中、甚有成就感。

佛语云: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照这么算,陈牧已是造了一百多万的浮屠塔了。当然这自然不是陈牧的目的,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生命的尊重是骨子里带的。

直到有一天,陈牧一抬头,看到了天空已有燕子轻盈的从低空掠过。

“春天来啦!”陈牧大喜过望。

他喊来了随员,一起出城去看看。这天气转暖,二十万人住在地窝子,极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必须早做打算。

当到了城外,陈牧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原来的驻地,返回了故土。

原来,春天来了,他是最后感知的人。这也难怪,这段时间里,他是最忙碌的人。

这些在风雪交加的寒冬前来讨食的人们,到了冰雪消融、草木发芽的时候,自动离开了河间。

临走时,他们带着“太子”相赠的种子、带着陈大尹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带着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回家的路。

他们就像是风雨中飘摇的草木,一旦扎根,又将是一片繁盛的森林。

陈牧看着人群逐渐散开、远去,眼神中充满了敬畏。这就是我中华儿女,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自太子王临返回常安以后,围绕在王临身上的刺杀案件就一一揭开了。

先是李仲良,后是阳山老人为首的墨家,还有淳于迟。

在司隶校尉中行现的追查下,李仲良和淳于迟都与新室太皇太后王政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朝储君被人谋杀,这无疑是谋反,所以陛下就将王政君的一个帮手广戚侯刘显给挫骨扬灰了。当刘显听说李仲良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他就干净利落的自杀了。

但是关于李仲良如何在途中突然暴毙以及淳于迟是如何得知王临秘密回京的事情,中行现也情知无法再查清。

因为到了这一步,奸细是是不会再暴露自己了。那个叫魏叔虞的中盾只是个蝼蚁一般的小角色,已经连同淳于迟一起被枭首示众了。

当然中行现也不是没有途径继续追查下去,但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查这个人——新室太皇太后王政君。

王政君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前朝元帝刘奭的皇后,成帝刘骜的生母;另一个身份是本朝皇帝陛下的姑母。

就连陛下都对此毫无奈何,中行现要是不嫌命长,就只能有多远跑多远。

陛下无奈主要是因为此事主要因他而起。

自陛下登基以来,为示好姑母王政君的提携与帮扶,亲自选址修建新室太皇太后陵寝。陛下令钦天监择一风水宝地,勿论任何方式,须于新室太皇太后八十大寿寿诞之前完工。

那个钦天监的风水师也是个死脑筋,择了前朝一个亡帝的祭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扒了,热火朝天的建起了新室太皇太后的陵寝。

待建成后,陛下携新室太皇太后前去勘验。到地方王政君就火了,被扒的帝庙正是元帝刘奭的庙宇。

这下算是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老太后立时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当时差点就给就地埋在那里了。

老太后那个气啊,你王莽抢我汉室江山还则罢了,现在居然连我亡夫的庙宇都被扒了。你扒也就扒了,我老太婆看不见也就当作不知道,你居然是用作给我建陵寝之用。等我老太婆死了,到了九泉之下怎么见元帝刘奭!(这段是史实,至于王莽是否有意就不得而知了)

陛下好心办成了坏事,有嘴也说不清。只好把那个做事不长脑子的钦天监主事剁了替老姑母解气,可老太后心里的梁子也就算是彻底结死了。

老太后一怒之下,也不管陛下是自家亲侄儿的事实了,更是不顾王莽是皇帝身份。心想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你扒了我丈夫的祭庙让他九泉之下无人祭奠,那我就杀了你的太子让你后继无人!也就想尽一切办法,展开了这些刺杀行动。

在这个时代,有时候死人的事情比活人的事儿大。恰好这事就是。

查清这些之后,陛下出于对太子的安全考虑,就限定了太子的出入。

在太子王临的举荐之下,河间郡的大尹就由陈牧担任了。王临知道,徐琅屠尽哀章一家的消息已经让哀章知晓了,处于保护徐琅的需要,一并举荐他续任了河间郡的都尉。

中行现在全国发出了海捕文书,捉拿与墨家有关全部人等。

函谷关原守将武让原系墨家的门徒,此次一并仓皇逃窜不知所踪。陛下便任命保护太子有功的李龄校尉领了函谷关的守将一职。

太子在给陈牧的来信中将个中细节一一阐述,并对陈牧以自己身份赈济灾民的做法大为赞誉。

从太子的信中陈牧知晓,陛下也是有心要治河,但是匈奴首领乌珠留单于不满意陛下将自己从王爵将为侯爵的旨意,便陈兵九原。

自昭君出塞以后,汉匈近六十年没有了战争,此次匈奴大兵压境,自是不可等闲视之。

自王莽登基以来,国库本就空虚。这样一来,用于治河的钱粮就更是没了着落。

陈牧深知,匈奴人和二百年前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乌珠留单于不久就将病死于草原之上,即位的是王昭君的丈夫呼韩邪单于的次子。

虽说这次匈奴人声势浩大,但最后以双方握手言和告终。大新王朝的心腹大患依然是泛滥成灾的黄河水。

可这又不能言明,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好消息是陛下根据大司徒马宫所奏报,民间对“大、小泉币”颇有微词,陛下下诏仍恢复五铢钱的流通,不再严加限制。

这是陈牧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他立即让陈洪前往代郡广昌县,以东宫的名义恢复铜矿的开采与冶炼。

这广昌县的采邑,原属于王临的三姐广平公主王捷。太子拿自己封地的采邑向三姐换了这里,交给陈牧经营,以弥补筑堤靡费。

陈洪带足了粮草,又召集了有经验的匠工,在广昌铜矿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整治和扩建,预计当月就可以达到日产精铜(实际上汉代把金和铜都统一叫作金,文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就将铜和金区别记录)两万斤,半年后可达八万斤以上。

待草色遥看渐有绿意的时候,徐琅和郭大用也回来了。

徐琅依旧是一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公子哥儿模样,但从他那憔悴的面容、通体的风尘看得出此趟远门是费劲了艰难险阻。

郭大用向陈牧交了令牌,大声道,“陈大尹在上,属下郭大用此行幸不辱命,共换得上等稻米二十万斤,前来复命。”

“哎,哎,等等!”徐琅立时急眼了,“怎么成你一个人的功劳了?老子拼死拼活,又是你的上司,你郭恒堪不地道啊!”这二人风餐露宿,同吃同睡,虽说职务上有差别,但这一趟来回,却如同兄弟一般,所以说起话来就随意了很多。

“你也知道你是恒堪的上司啊,那你还争什么功!”陈牧笑道,“你的都尉职务太子给你留着呢,你不用返回常安的。”

“太子爷英明神武!我徐玉清拜服!”徐琅一努嘴,向常安做了个躬身施礼的动作。徐琅自治理亏,实在不好意思回常安,听闻太子爷如此安排,甚为高兴。

现在,陈九的酿酒作坊顺利进行,不过价格已由原来的一坛酒换一车粮降到了一坛酒换十石粮,直降了六分之五。

现在不光收粮食,用两千个五铢钱也可以购得一坛酒。

这个价格在陈牧看来也跟抢钱差不多,但已经让各路购酒者直呼真乃仁义之至。搞得陈牧再也不好意思降价了。

徐琅和郭大用这一回来,陈牧就需要将筑堤的任务提上日程了。

陈牧知道,在历史上,这次黄河大决口,直到六十年后的东汉明帝时期,乐浪郡人王景利用“疏流法”,历时两年,用钱百亿,征用民夫数十万人,方才完成治理。

现在人倒是不缺,黄河下游,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要说治水那自然是一呼百应。

方法也不缺,王景当年如何治水,陈牧将相关资料已收集完备。《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专着皆为今本。

再加上魏都郡大尹范睢,乃是上任的巡河御史,曾担任多年的河堤谒者,自是经验丰富,必要时可辟为顾问。

现在万事皆俱备,只缺孔方兄。

百亿钱啊!陈牧又陷入了焦灼之中。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