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成秋屏忙着考虑自己被盯上这件事的时候,另一件几乎让全世界震撼的事情,正在罗曼南部的一个叫做埃勒的小国发生。
根据玄黄映画和司迪安家族所签署的协议,除去罗曼本土之外,司迪安家族同样要负责《憧憬》这部影片在罗曼影响辐射下的数个国家的放映。当然,因为种种条件限制,同步上映现在还是难以达成的。《憧憬》在埃勒国的上映时间比罗曼的上映时间晚了一星期的长度。自然,放映的国家那么多,成秋屏不可能每一个都跑去关注一二。对于埃勒,她仅限于知道电影在那里有上映,具体的几家影院之类的数据也是专人在负责,不属于她的关注范畴。
埃勒国本身并没有直接和罗曼接壤,只是距离也并不算遥远,本身受到罗曼的影响很大。不过国与国是不同的,埃勒这个国家是个小国。传承的时间其实也不算短了,好歹有七百多年。最开始的时候,埃勒是有皇室的。磕磕碰碰传承了几十代之后,一百三十多年前,那一代出现了皇室人口凋零的情况,直系继承者只剩下一个七岁的男孩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一位手握大权的贵族悍然篡位,开启了埃勒一百多年的动荡。
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几乎每十年埃勒就会发生一次政变,不过是从最开始的国王变成了后来变着法子的什么总统元首之类的称呼,换汤不换药玩一人政治罢了。
埃勒现任的掌权者是七年前才夺取了权位的明达哈,这位自称将军的领导者以偏向军管的方式统治埃勒。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他在埃勒国内使用高压政策,而对外则争取几个大国的支持。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虽然只是司迪安家族方面表示希望能够将电影上映,在明达哈的指示之下。却弄得像是罗曼国直接指示要电影放映一般,埃勒几乎是每个城市都弄出了放映电影的地方,还强制要求要多少人去看电影。
喀泰拉。埃勒国的普通民众。处事习惯息事宁人,忍气吞声。事实上这也是埃勒的大部分平民所习惯的。毕竟对于在埃勒的人来说,活着比很多东西都要重要。
由于合约签订的问题,罗曼之外的其他国家的电影票价并不由玄黄映画方面决定,而是由司迪安方面决定。在考察大夏方面的电影票价和定价理由之后,虽然是针对不同国家,但基本上电影票价经过换算是处于同一水准的。这也就意味着,在罗曼国还算是大众能够偶尔一看的电影。对于一些小国,好比埃勒的人民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奢侈了。
即使如此,在高压之下。还是有大批的人不得不忍着肉痛,勒紧了裤袋被逼着走进粗糙的电影院里去看这一部叫做《憧憬》的影片。喀泰拉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不同于那些被迫来看电影的人对花费这么一大笔钱之后的忧心忡忡,他的情况相对还算优渥,因此虽然觉得不太舒服,却还是能邵文静下心来欣赏这部在全球范围内都被广泛好评的影片的。
那个。据说是天才少女的大夏导演,成秋屏的电影?
其实电影是什么,喀泰拉也不清楚,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所以就像任何一个才接触电影的人一样,在看到影评上突然出现的光影的死后。喀泰拉被深深地吸引了,完全忘却了那一笔钱给他带来的肉痛,而是集中了注意力放在了这部影片上。
戴伦的世界太美好,那未来的一切感觉上过分遥远,至少喀泰拉一点都不觉得那是人类会生活的世界,大概只有在故事里才会有这样的场景吧?倒是辛蒂所在的环境,莫名让他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是亲切感。虽然辛蒂所生活的宅子的环境要比他自己家好太多,吃穿用度也不一样,但喀泰拉相信如果是明达哈将军生活的皇宫,大概就是这样才对。而那座城市,惶恐不安的人们,在小巷中等待死亡的人,总是带来不好消息的报纸,却就像是他的生活一样。让他觉得这不是电影里的莫兰,而是就在埃勒,就在他没有去过的一个城市,近在咫尺。
他曾经有个喜欢的漂亮女孩。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官员或者别的什么人能够保护那个女孩。后来女孩的父母遇到了一些事,为了保全家庭,她去了明达哈将军一个亲戚家里……
后来他再也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喀泰拉是个善于遗忘的人,但是当看见辛蒂的故事,看着那个少女满身是刺却依旧无法保护自己,不断地因为她的身份而痛苦辗转,他却陡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喜欢的女孩。
他是绝无勇气站出来去告诉女孩自己想要保护她的。能够保全自己已经是极大的幸福了。
可是看着辛蒂的故事,他却在想女孩。假如,假如她遇到了和辛蒂一样的遭遇,如果没有人能够保护她,如果她失去了美貌被人折磨,如果……她有一天躺在小巷中,安静地死去?
怯懦让他不敢大声嘶吼,甚至他没有勇气责备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帮她。他只是望着屏幕,在银屏黯淡的光芒映射下,悄无声息地泪流满面。
能怎么样呢?就像辛蒂无法改变她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一样。他们在埃勒,他们不是贵族出身也不是官员。所有人不都是苟且地活着,每一天都浑浑噩噩吗?这是命!
与罗曼人观看《憧憬》这部影片时候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爱憎完全不同。埃勒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过分隐忍的。他们将情绪收拾干净,寂静无声,只有在想起自己的生活,现实的痛苦的时候,才会像是喀泰拉那样从眼眶中汹涌地泪流,紧紧地咬着嘴唇不愿意发出更多的声音展现自己的想法。
明达哈安排了士兵在放映场地周围看守。也不知是为了避免有人不愿意观看电影搞破坏还是为了展现自己对这件事的上心程度。杜宇这些大头兵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电影。在开放性的场地中,这些年轻人不自觉地就转过身去看那屏幕,忘记了自己看守的任务。而在封闭性的场地,他们也没忍住钻进了房间里,去看那屏幕上的画面。
在这一刻,他们脸上的表情和感触,和影院里的普通人没有半点差别。
没有像是大夏或者罗曼的观影者那样从一开始就对辛蒂充满了厌恶的情绪,他们见过太多像是辛蒂这样的例子,所以他们沉默而平静。即使有心酸的情绪,也已经因为现实习以为常而磨灭。
剧情一点一点发展,关于辛蒂的背景一点一点被揭露。其他国家的观众,在这样产生反转的时候,情绪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为了故事而感动,痛哭。而喀泰拉没有,埃勒的银幕之前,或许有人颤抖,或许有人哭泣,间或从鼻腔中哼出一丁点无法被压抑的鼻音,除此之外一片死寂。
然后到了最后。
对着电话,辛蒂长长的独白。
她说她心中的丑恶,妒忌,痛苦,不甘,她说她做的永远不会被人所记住的事情,她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宣泄而出。
共鸣,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国家所生活有多少不甘和无力。埃勒人远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明白这样的情感,而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根本不可能像是辛蒂那样毫无顾忌地诉说。没有穿越时空的电话机,只有沉默。
可是当内心的多少情绪都被直接摊开展示在银幕上,即使自己没有说,压抑太久的情绪已经如同破土而出的芽儿,疯长。
那些紧紧抿着的唇和如同大理石凿出的面孔上看不出什么别的东西,对于在埃勒国观察电影放映和销售情况的人员来说,因为埃勒的特殊情况,会出现强制观影并且观影过程会如此生硬,本身就是他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
不正常的事情或许是原本以为并不会散发出很多的电影海报,居然有很多人前来购买?同时关于电影原声带,影片导演编剧以及演员信息等等都被人询问了。在这之前,大家可没想到埃勒人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人太在意这个问题。
《憧憬》在埃勒上映的第一天,第一场是早上九点,然后就在中午十二点,午餐时间的时候,街头突然出现一些举着电影海报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仅仅是举着海报到处游走,有人注意到他们了,还以为是为了拍明达哈的马屁而帮忙宣传影片之类的,而且总共就那么几个人,感觉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才对。
然后,随着电影一场一场地放映,这样游走在街头的人逐渐增多了。他们手里拿着《憧憬》的电影海报,或者直接用硬纸板写上“憧憬”、“别让你的母亲、姐妹、女儿成为辛蒂!”“为了戴伦一样的生活”之类的标语,不断加强着存在感。
ps:
以作者的愚蠢,别管我写的是什么,那是没有任何暗示的。纯粹拍脑门儿写出来的情节。至于姓名地名,我连地图都没看过,完全胡扯。
下一章,明天18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