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少白怀里的小孩,睁着圆溜溜的大眼,转过头看着他爸爸,问道:“爸爸,我们在哪里下车啊?”
温少白看他,微笑道:“到祁镇,还要一个小时才到。”
小家伙撅了撅嘴,不高兴道:“还要这么久啊!爸爸,我好困啊。”
“那就睡会儿。”温少白把他往怀里抱了抱,方便他睡。
他打了个哈欠,眯着眼睛,叮嘱温少白:“那爸爸要记得喊司机叔叔停车哦。”
温少白笑了笑:“好。”
没一会儿,小孩就睡着了。
随后,温少白在祁镇下车,又坐了上了三轮车。
三轮车是一辆三轮摩托后面拉了个棚,里面可以坐下十数人不等,这十数人是包括站着的人的。
温少白运气好,这时候客流不多,一车虽然坐满了,但是并没有人站着。
小家伙依旧没有座位,只能坐在温少白腿上,被他圈在怀里,身前是不大不小的行李箱。
坐上这辆车,他们很快就到了村子里。
凯丰村里,还留着当年温父的房子,虽然荒废多年,但是依旧是村子里还不错的平房,是当年温父取第一任妻子以后起的。
虽然没住多久,他就出去开了机械厂赚了钱,一家人也搬走了,但建好的房子也没有推了的道理,就这样锁着,放在乡下荒废着。
温少白拿出找了很久才找到的钥匙,开了门,带着儿子进去。
平房里家具齐全,全部罩上了白布,在记忆里,这是原身和母亲一起做的。如今,白布上也落满了灰尘。
当初走的时候,没有带走一件家具,一场棉被。
所有的东西都留在了这间平房里,温父说新家里都有,他们只要拿上衣服就可以走了,就连衣服,温父都觉得不用拿,直接买新的。
所以,如今温少白回来,这屋里一切都有。
温少白将罩着的白布都揭了下来,简单打扫了几间需要用到的房间,打扫完就已经是傍晚了。
他是昨天晚上接到的消息,今天一天都用在了路上,他们的行李里肯定是没有被子的,但如今是深秋了,乡下不比城里,这时候天已经开始冷了,这里的被子肯定是不能盖得,他们也不能不盖被子,这样就只能去借被子了。
温少白带着儿子去了大伯家,却得知大伯父和大伯母都去了康德舅舅家里,似乎是巧儿妹妹来找姑姑过去。
巧儿妹妹是康德舅舅的大女儿,康德舅舅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康德舅舅走了,就剩下老婆孩子,巧儿妹妹也才二十二岁,还未出嫁,这时候来找大伯母,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几家离得进,关系也近,其他亲朋好友都还没过来,晚上也不会在那边吃,所以温少白才带着儿子过来。
这下看来,他如果不相等就只有过去看看是什么事情了。
到了康德舅舅家里,才发现似乎是有人闹事儿。
温少白走了过去,站在众人在灵前围成的圈外,他身高够高,能够越过众人的脑袋看到里面的事情。
大伯母站在灵前,身后是巧儿几个兄弟姐妹,另外和大伯母对峙的也是一个亲戚,是大伯母娘家那边的表亲,隔壁村子的。
“秀英啊,咱们都是亲戚,我还能骗你?康德确实欠了我三千五百块。”表亲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人死账黄,你问问巧儿他们几个有谁知道这笔钱的?”大伯母不为所动。
表亲有些急了:“那也不能不认账啊,康德确实借了钱。”
大伯母扯着大嗓门,理直气壮道:“你别说三千五,你就是三万五,三百万五,你今天但凡巧儿几个有谁知道这笔账的,我肯定要他们还!但是你问问,有谁知道的?”
表亲一个个问过来,确实都不知道这笔钱。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不死心道:“还有满和呢?”
大伯母就叫巧儿去喊她妈妈过来:“去,叫你妈过来。”
满和通红着眼睛,头发凌乱,衣服也是随意披着,看样子是刚从床上起来,她一来就说:“我不知道,我哪里知道他有多少钱?从哪来的?他没说。”
大伯母脸色缓和地看着周围围着的亲朋邻居们道:“不说他们一家子,你问问这些亲朋好友,有谁知道啊?”
“不知道。”
“没听说过。”
表亲也看他们,但是没一个说知道康德借了钱的。
他大概是知道这钱是要不回来了,脸色异常难看。
这时候,大伯母又说话了:“这账没人知道,你问谁要?你只能问康德要!康德就在这里躺着,你要问,你就开棺,这开棺要是出了事,那就是你负责!”
大伯母见他脸色就知道他不甘心,就说这个不可能的事,说道开棺的时候,更是疾言厉色。
话都说到这了,表亲也是无奈:“秀英啊,都是亲戚,你怎么不帮我呢?”
看他松了口,大伯母也就缓和了态度:“那我不是不帮你,都是亲戚,我也不是帮满和,道理就是这样的。”
这件事就到了这里,除了什么也没看到,但听了一肚子疑问的小家伙。他也不问,依旧跟着爸爸和大伯母大伯父两人回去取被子。
路上,大伯母笑眯眯的跟温少白说:“少白啊,你康德舅舅肯定是借了这笔钱的,他之前其实也找了我借钱,但我哪敢借啊?他病了这么久,那天死了,我找谁要钱去?但我也不好拒绝他,就找了个由头,没借给他,后来就不知道了,今天看来是借了周俊的钱了。”
温少白疑惑道:“您知道?”
他不明白,既然大伯母知道,都是亲戚,为什么选择了帮康德赖账呢?
“我这也是瞎猜。”大伯母看了看周围,没什么人,但依旧不说这几知道,转而说起自己为什么帮巧儿,“巧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们如今孤儿寡母的,巧儿又来找我帮忙,我哪里好不帮的啊?”
“没有借条?”温少白对没有人拿借条出来,也很疑惑,既然是借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为什么不写借条呢?要债的时候也好有个凭据不是?
大伯母摇头:“没有,德康多精啊,连自己老婆都没说,哪里会打借条?在这村子里啊,就是人死账黄,和你们外面还是不一样的。德康这么多年,借了不少钱,那些亲戚就只有周俊来问了,其他人啊,钱是要不回的。没人知道啊,谁来给他们还钱?总不能找德康吧?但是欠银行的钱就摆不脱了,肯定是要还的,但好在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可以平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