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 > 第三十一章 盘点家底

第三十一章 盘点家底(1 / 1)

监国之职终于落实,但时间已经到六月初四了,我记不得清军进攻杭州的具体时间,但肯定已经没几天了。为了权力之争,差不多耽搁了半个月的战备时间,急的我直想骂娘。

总都督衙门牌子都没有做好挂上,就马上命令各司务挑选助手,汇总所有物资、人员数据,每天都要上报。同时下达正式的命令,各地钱粮物资即日起加速启运进杭州,军队人马也马上到杭州集合。

很快,各种数字陆续汇报上来,钱银的数字是最快的,毕竟钱银的账本相对较全,而黄金白银铜钱又不易损坏,清点也简单。整个杭州府库,只清点出白银20万两,黄金3000两,铜钱5万贯。什么概念呢,按照1两黄金=8两白银=8贯铜钱的比例来换算,大概有27万4千两白银。

明朝士兵的军饷大概1个月1两银子,战争时加倍。也就是说,所有的钱还不够10万军队一个半月的军饷。这还没有算战时赏赐的,战争中每次冲锋突击、斩将夺旗等等都是要有赏银的,否则士兵根本就不会给你拼命。这些算上去,还不够支撑打一个月仗的。而且这还仅仅只算了军队的花费,还要算上招募民夫的工资,官员的俸禄,武官的赏赐,购买军事物资的开销,随便一算就要加倍了。

根据成友谦测算,如果以10万军队的标准打3个月,至少要有200万的白银。三个月是历史上清军顺利的接收杭州、浙东各地投降后才撤回北方的时间,如果我守住杭州,那么清军很可能一发狠打个半年一年的。按照清军这个时候的战力国力,我估计支撑6个月到冬天时,清军就吃不消会退兵了。按这个要求,得筹够400万白银才够。

400万白银什么概念?明朝末年朝廷一年的税收也就三四百万两白银啊!怪不得有人说明朝亡不是亡在军队战斗力上,而是亡在缺钱上。按这个消耗算,确实打不战的。

除了钱,粮食也是一个关键,不过粮食的统计清点就麻烦的多了,虽然明朝粮仓也都是按标准仓位存储的,一个仓位多少石粮食是固定的。可是也得一个仓位一个仓位检查是不是有虚空的、毁坏的粮食。最终统计上来有粮10万石。

整个杭州城在明朝鼎盛时期有上百万人口,现在战乱估计也不少于50万,而且战事一起,城市周边的人会不会逃进城里?会逃入多少也是个问题?就按50万计算,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几天存粮的,一旦开战封城,所有粮食都要政府供给的,否则民心一乱,还打个什么战啊。

50万平民加10万军队,也就是60万人吃饭。按一人一天吃两斤米(古代没有多少肉食辅食,青壮劳动力2斤米都吃不饱),一天就要120万斤,折合成石(每石150斤),差不多8千石,10万石存粮都不够半个月吃的。

看到这个数字我直接就蒙掉了,成友谦马上告诉我“殿下别急,除了官府仓库的粮食外,还有粮商手中也有粮食的,平时百姓不就是从粮商手中购粮的嘛。只是要用钱买。”

钱,前面刚算过缺钱,现在还要用钱买,假如还是按6个月的战争来计算,一个月24万石,6个月就是140万石。现在杭州粮价已经一石2两了,如果战争开始只会更贵。按现在较低价格计算,也要280万两白银,把整个政府都卖了也没有这么多钱啊。

满心疲惫的打发了成友谦,兵库司务马鸣霆又上来报告武器装备的情况了。杭州府平时只驻有一卫5600士兵,嘉靖年间曾有倭寇入侵,杭州防备还是齐整,可随后近百年再无战事,加上明末各地叛乱不断,那有钱修整处于大后方的杭州,所以武器装备的库存几乎就没有,有也是几十年的旧货,都毁坏的差不多了。

按我最关心的火器为例,杭州城头安装有32门大炮,东南西北每个方向8门,但实际能用的只有不到20门,每边不到5门可用的,弹药存量估计可打千发。分到能用的火炮上,大概每门可以打个50来发。

这个数字在古代也不算少的了。明朝的大炮都是前膛炮,也就是把火药塞进炮筒,然后填入炮弹(实心弹)或者碎石铁钉,用引线点燃,通过火药在炮筒里爆炸产生的能量将炮弹打出。每打出一炮,就要刷干净炮筒里的火药残渣,并等炮筒冷却。否则炮筒滚烫的时候直接填入火药还不马上就爆。

装药慢,冷却慢,打了几炮还要歇2个时辰才能用,否则大炮还会炸膛。所以打个一整天下来,一门炮也就能打个20多发。按这个弹药量,可以四个城门一起打两个整天。

其他武器装备与火炮想比,也好不到哪里去。武器盔甲一打起仗来都是易耗品,打一天下来,很可能10%-20%的都要更换。10万军队打仗要预备着多少才够?尤其是箭镞,射出去就没有了,一天消耗个几万支箭那都是小意思。

打仗果然打的都是钱啊,没钱只能等着被打被灭了。

我的头已经一个比一个大了,但更麻烦的事情还是军队上的,阎应元去方国安军队中整编军队,被闹饷的士兵给围住了!

闹饷只是个噱头,真实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军阀不愿交出军权,看来我把问题想的简单了啊!原先以为凭借监国的一道命令,这些还不成形的军阀就会交出兵权,现在发现,人家就不鸟你。哦,错了,不是不鸟,而是直接把人当鸟给关住了。

别的不说了,赶紧去把我的爱将给救出来,万一真的闹起了兵变,很可能就失去控制,到时候会出什么后果难以预料。我现在手头就这么几个忠心的人,损失一个可承担不起啊。

到了方国安大营,只见乱军围着营门吵闹不堪,但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动。看来真的是这些军阀搞的小动作。这个事情不能明说,我只好让人通知方国安,监国到了你的大营了,该搞的小动作也该搞完收摊了吧?

好一会,方国安才全副披甲“急匆匆”的赶到,一面呵斥着手下安抚士兵,一面单膝跪地行军礼道“不知监国驾到,有失远迎,请监国恕罪!”

“镇东侯免礼,军务大事不得耽误,我等等就是了。镇东侯先处理完军务,我再进去吧。”该做的戏要做,但该摆的威也要摆。否则这些武将只会越来越跋扈,最终无法收拾。

“监国言重了,只是军饷发的晚了些,有些士兵闹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请监国随我入营。”方国安一面暗示手下,一面邀请我入营。

我看他手下马上前去驱散士兵,很快军营就恢复平静了。也不说破,点点头跟随他进入大军主账。一面关切的问道“军队一来杭州就闹饷,是不是地方给军饷不及时啊?如果有此事,我一定重罚。”

“没有没有,前几天已经解来了3万两军饷,是军需官发放不及时导致士兵误会,已经责罚过军需官了,请监国宽心。”

“那就好,那就好,镇东侯治军有方,真是大明的栋梁啊!”这时我看到阎应元也进入主帐,看他完好无损,我也放下心来。转头问道“阎司务,我让你来统计下军队人数,好准备粮饷军需供给,你统计的怎么样了?”

这样说两个目的,一个是告诉方国安,现在我只是要统一指挥军队,没有夺兵权的打算。一个是和阎应元统一一下口径,大家把戏演的完美一些,面子上也好过一些。

“回监国,下官一到军营就碰上乱兵闹饷,幸得镇东侯全力安抚,军队才没有哗变,人数统计还未完成,请监国治罪。”阎应元听明白我的意思了,也入得戏来。

我转头看向方国安,现在需要他表明态度了。方国安肯定不会因为这几句话就放下心来,但他毕竟是个军人,没有文官那么多弯弯肠子,思考了片刻,也就半信半疑的表态支持了“阎大人客气了,是本侯治军不严,耽搁了大人的工作。现在骚扰已平息,阎大人可以开始统计了,一会我就让账房带大人去看兵册。”

兵册是军队里所有人员的登记清单,交出了兵册也就是交出了所有兵员了,所以给阎应元看看来统计人员,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我也明白这是方国安的底线了,军队的情况可以让你知道,但军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既然如此,我来方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具体的工作就交给阎应元吧。我就起身向方国安告辞回府,去头痛钱粮装备的事去了。

不到一刻钟后,从方营中冲出几匹快马,向其他几座大营飞奔而去。很快这些在杭州的大小军阀都会知道我与方国安达成的妥协,也相信他们会认可这样的妥协的,毕竟杭州城内实力最强是方国安。这也是我让阎应元先到方营来的原因。

算了,兵权要不到,能统一指挥也能接受,只要好好守住杭州,以后有的是时间。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 公主万福 催昭嫁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