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 > 第二十六章 离开南京

第二十六章 离开南京(1 / 1)

整天忐忑的等待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来,这滋味还真不好受,特别是知道他肯定会发生,就是不知道具体时间的。有时候想那个时刻能不能慢点来,因为到来的时刻也有可能是我的穿越之旅的终点了;有时候又恨不得早点到来,因为只要熬过了这一次,我就真正的自由了。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命运,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不管怎么想,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初十日一大清早,我刚起来吃过早饭,就听到定王府前一片喧嚣。我知道这个时刻已经来了,带好随身物品,吩咐赵四赵六罗三按原计划开始行动,然后我就傲然走出定王府。

所料果然不错,弘光帝仅同马士英和少数宦官商议后,连朝廷其他公卿大臣也不告知,更不作任何部署,就在凌晨离城出逃了。天亮以后,南京城内的官绅军民听说皇帝和首席大学士已经逃走,立即乱成一团。

一些百姓涌到了定王府前,要请定王出来主持南京的防御。除了百姓,来的还有几个官员,其中就有姚思孝、乔可聘、成友谦,看来我的信还是起了作用的。同时也看到我的穿越已经开始改变历史进程了,原本去拥戴假太子的百姓,现在改为拥戴我了。

虽然群情激奋,但作为王府守卫队经历严开成,却并没有得到要放我出去的命令,还是下令让士兵把守大门,把百姓挡在外面。

看到我出来,喧嚣的百姓们安静了下来,然后杂七杂八的开始跪下行礼。行礼还未完毕,又开始喧嚣起来,这个一句“定王你要做主啊,南京百姓的安危就靠你了。”另一个一句“弘光帝跑了,请定王出来主持朝廷。”七嘴八舌的也听不出来什么,有些心急的百姓就要冲上前来,被守门士兵拦住,双方就快动起手来了。

负责府门安全的知事卫达急了,上前拿刀就架在严开成面前,喊道“严大人,弘光皇帝和首辅都跑了,南京群龙无首,敌军就快到城下了。再不让定王殿下出去主持朝廷,南京就完了南京的百姓就完了。”

严大人的侍卫看到这个情形,也立马拔刀指向卫达,而本来就是守府门的卫达的士兵也马上拔刀相向。被紧急调到大门增援的巡防卫队刀也拔了出来,却不知道该帮谁了。一时之间定王府门前一片刀光剑影,想要上前的百姓也被吓的退后几步,看着内讧的士兵不知所措。

“住手,统统住手。”看着马上就要流血冲突了,我再也不能装病猫了,是时候拿出自己的威严了。“全部把刀放下。”

看来皇子的身份还是很管用的,渐渐的,士兵的刀陆续放了下来。全场安静下来,都把目光转向我这边。我知道,考验我的时候到了,只有显露出自己的君主之能,才能收服在外围观看的官员,他们对南明已经丧失了信心,来这里并不是无条件支持我的,而是要看看这里能不能保住他们的利益。

我先把目光投向严开成,虽然按这个情形他也不可能拦住我了,但这也是一个尽职的人,如果只是忽视他,只会把他推向敌人。

“严大人,你现在是还继续效忠已经抛弃了南京臣民的弘光皇帝,还是跟我一起去保护南京臣民?”

全场的千万双眼睛刷的看向严开成,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他也受不了了,沉思片刻后双膝跪下行礼道“愿听定王殿下调遣。”

卫达和方青文也上前行礼道“愿听定王殿下调遣。”所有的士兵和百姓也跟着跪下喊道“愿听定王殿下调遣。”回过头来,看到几个原先还靠边围观的官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跪倒跟前来了,我知道事情成了,下令“去皇宫。”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往皇宫走去,跟随的太监颠颠的抬着步撵追了上来,被我拒绝了,这时方青文牵上来一匹马,看的出他还真是个有心人啊,我对他笑了笑,翻身上了马。虽然没骑过马,但这个时候我也不能示弱。方青文看到我对他的笑容,仿佛得到了厚赏,高兴的给我牵着马。就这样骑着马引领着几名官员、数百护卫以及上万的百姓往皇宫走来。快走到皇宫的时候,跟随的官员已经有几十个了,这些老狐狸,出头的事不敢干,跟风的倒是不肯落下。

进入皇城门后,我下令擂鼓敲钟召集官员。然后进入了奉天殿等候,但我并没有直接走上高高在上的宝座,而是继续站在我上朝该站的地方,这个宝座现在已经跑不出我的手心了,但是坐的上能不能坐的稳就要看我的发挥了。所以现在还不是坐的时候。

很快,不断的有官员走进大殿,这些官员其实老早就到皇宫前等候消息了,听到召集马上就进来了。我回头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中下级官员基本都到了,但高层官员缺席的比较多,最重要的内阁成员和兵部尚书阮大铖、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勋戚都没有来。在南京掌握实权的三个人是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南京勋臣、镇守南京太监,现在镇守南京太监卢九德已经跟着朱由崧跑了,而另两个手握兵权的大人物不肯配合,我知道南京没法守了。

可这个时候的我,反而接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既然来到了皇宫,如果就这样什么也不做自己跑掉,那以后还有什么信誉。可是要做什么的话,手头又无兵权,现在只有原先定王府负责守卫(或者说软禁)我的几百卫士能听令于我。怎么办,这下玩大了,把自己给玩死了。

这时御史成友谦上前行礼奏到“定王殿下,现在皇帝、首辅俱已出走,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早登大宝,统领群臣抵抗清军。”很快就有多人走出队列附议。要是这个时候,这些没来的关键人员能都到场,我倒是会考虑一下这个建议,可现在,实权人员都不附和,登什么大宝当什么皇帝啊,这还不是把自己列为清军的目标,自寻死路嘛。监察御史是正七品官员,看来这个成友谦还是欠缺些高层的眼光啊。

“安静,诸位大人,皇帝、首辅只是南下寻找重整大明的机会,怎可轻言帝位废立之事。现在请诸位大人商议一下如何重整南京的秩序,防御清军攻城。”

各个大臣听到这话,也明白了,皇帝只是走了,又没死又没被俘,随便又换个人当皇帝也不妥当,于是话题开始转为如何防御南京了。

不过却没有人能提出多少有价值的建议,南京的防御也就这样了,南方多年没有战争了,所以南京城的军备都已经废弛了,士兵也缺乏训练,可以说压根就没多少防御力。

虽然南明立国也将近一年了,可朱由崧忙着享乐,手下官员忙着争权夺利,没有人想到整理军备待战。现在就这样的基础,想要变出花样也难啊,这也是高层大员都不来皇宫的原因,他们知道真实的情况,对守住南京没有信心,所以不想来做无意义的挣扎了。估计不少人已经在准备降清了,比如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历史上就是他带头投降满清的。

就在大殿中还在议论纷纷如何防御南京的时候,有人进来禀报,赵之龙派士兵来驱散百姓,同时准备封锁皇城了,听到消息,众人大惊,立马往城门奔去。到城门前一看,百姓已经被驱散的差不多了,最后的一批百姓也在士兵的驱赶下哭泣着离去。

很多识时务的官员看到这个架势也明白过来了,悄悄的回家去准备跑路或者投降了。很快我身边就剩十来个文官了,而几百个侍卫还在严开成的约束下候在一边,既没有离去,也没有干涉赵之龙的士兵。

看来这个严开成确实是个老成之人,这种人没有激情,干不出惊天动地之事,但交办的事情还是比较可靠的。我看了看身边的官员,为首的就是刑部侍郎姚思孝了,作为正三品的大员,也就他还站在我这边,其他的都是御史给事中这种七品官员。

我对姚思孝还有众官员说道“既然这里不容我们,我们回定王府议事。”又带着这些人回到了定王府,到府后吩咐严开成、卫达、方青文先去整顿士兵,如果有愿意跟着我撤离南京的,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不愿跟随的也不勉强,包括他们三人,都可以随时离开,不得为难。

然后在简陋的原先王府长史的办公室议事,而王府官员早就全都跑光了,本来被派来定王府的就都是朱由崧的心腹,朱由崧都跑了,他们也就没有心思再留在这里了。

而这个时候,文官也只剩下姚思孝、乔可聘、成友谦等十来个人了。时间不多了,我也不再隐藏,直接告诉他们“南京已经守不住了,忻城伯赵之龙等人已经准备投降清军了。而我,也已经做好去杭州的准备了。各位如果想要跟我走的,请回去带好家眷行李,晚上之前赶到城东边的码头。

另外,姚侍郎,你赶紧去粘贴一份告示,要贴满全城,告知百姓,南京缺乏军队,难以抵挡清军攻城。如果抵抗,反而会导致清军报复屠城。为了黎明百姓,定王已经准备南下杭州,组织军队抵抗清军,中兴大明。如果愿意去杭州的,请自己出城南下。不愿离家的,请在南京等候,我朱慈炯发誓,定会回到南京的。

这番话弄蒙了在坐的官员,几个时辰前还轰轰烈烈的准备全城抵抗,现在怎么又开始跑的跑降的降?我制止住想要问话的官员,这个时候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了,就看他们对我的信心了,我最后说道“撤退不代表逃跑,我会杀回来的,你们不用说什么了,按我说的去做吧。”然后就回去拿好早就打包好的行李,大部分行李已经让赵四他们带走了。

走出王府大门,官员们都已经走了,最后还能来多少个,我也不知道。而守卫们却留下了大半,大约300多个士兵都愿意跟我走,严开成、卫达、方青文也一个没走,只派人回去通知家属到城东码头会合,自己也没有走开。我明白,这就是我的第一批力量了。我点点头,带领这队士兵走向南京造船所。

到造船所时已经下午未时(下午2点左右),罗三等在门口,看到我们过来,马上迎上来,带着我们去往船坞,6艘可容纳几百人的四千石大船已经整装待发,船坞已经蓄满水,闸门已经打开了。我们登上其中一艘船只,船队就开始缓缓驶出船坞,驶进秦淮河。

赵四上前向我汇报情况,可使用的大船一共6艘,都是四千石的大船,因为都是新船,没有安装武器装备,所以每船可容纳600多人。每船已经招纳船工50多人,也就是说还可以载3千人。而目前上船的,共有200多个工匠及他们的家属,共计近千人。300船工的家属也近千人,还有近千人的空间可用。船上也备了粮食等物品,可以支撑几天。

傍晚,在南京城东码头,又接上了姚思孝、乔可聘、成友谦等几个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共百余人。

然后趁着夜色,6艘船缓缓驶离南京城,看着渐渐远去的高大的南京城墙,我毫无眷恋,因为我明白,我一定会回来的!

而属于我的新时代,就要来了!

最新小说: 催昭嫁 公主万福 三国美色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霓裳铁衣 我的女友是诡异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