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 > 第二十三章 南明最后的机会

第二十三章 南明最后的机会(1 / 1)

被太监叫醒,准备去参加正旦日的大朝会了。洗涮一番,梳头穿戴一新,然后吃过丰盛的早餐,鲍鱼海参粥、人参乌鸡汤,小菜糕点满桌,很少吃到美食的我,放开肚子狂吃,也只吃了一小部分,真是浪费啊。

吃完后被太监带到奉天殿,准备参加大朝会的京官已经等候在哪里了,这个大朝会,只要在北京的有品级的官员勋贵都要参加,可容纳几百人的大殿都站不下这么多人,只有高级官员勋贵才能等候在大殿里,低级别的只能站在殿外广场上,看的我都觉的冷。

进入殿内,大臣纷纷行礼,走到前列,照例我是按太子礼仪站在最前面,这个可是比较奇怪的,给太子的礼仪,却没有太子之名,更没有太子之实,不知道朱由崧的猪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站在前列的就有史可法、王铎,已经快半年不见了,王铎精神还好,但史可法却苍老了许多,也黑瘦了许多。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史可法的为人无可挑剔,对大明的忠心也天地可鉴,就是他的能力,确实说不上强,没法为大明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想到还有不到半年,弘光朝廷就完了,史可法也城破被杀,我不禁为他惋惜。在大殿中是不能喧哗说话的,只好拱手向几位认识不认识的大臣们回礼示意。

一会吉时到,皇帝驾到,然后大家依旧三叩九拜、山呼万岁的行礼,随后百官给皇帝朝贺,第一位的就是我了,看着手中笏板上礼部官员已经写好的贺文照念就是。百官朝贺完毕,皇帝照例会给些赏赐,给我的赏赐除了金银以外,还有许多金策、牌匾之类的礼仪用品,我也不稀罕。

然后朝贡国的外交使节前来献礼,北方沦陷,只剩半壁江山,朝贡国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只有琉球、暹罗等少数几个国家了,敬献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从后世的视角来看,根本就不值几个钱,不过皇帝的回礼就丰厚极了,黄金白银,绫罗绸缎,都是真金实货啊。怪不得国家强盛时那么多国家来朝圣,说几句好话就这么丰厚的利润,谁会放过这等好事。

外国使节献礼完毕,已经过了中午了,全员再去偏殿,参加正旦宴,这个宴会是允许高级官员带家属的,正妻嫡子都可带来参加,于是遑遑数千人的大宴会又开始了。

如果不知历史、不知外部形势,这些盛况,总给人正处在一个盛世的错觉。

但是这个充满欢乐的宴会上,还是有一些人开心不起来的。史可法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可我也知道,前不久南明朝廷派去北京求和的使团,正副史都被扣了,只有一个已经做了汉奸的陈洪范回来,并且就在这个宴会中。

自然求和失败的信息肯定也传回来了,既然求和失败了,那就说明清朝一定是会武力统一全国了,可是不知道这个陈汉奸是如何做到的,既让明朝知道了议和已经失败,却还是抱着求和的想法臆想着重新东晋南宋故事。

虽然不得朱由崧的信任,但史可法依旧是名义上的文官第一人,宴会的席位排位也紧靠着我这个皇子。而朱由崧则是高高在上,在高台上独坐,俯视着地下的群臣,估计心中应该充满了征服感吧。看他已经喝的不少了,整个宴会现场都放开了情绪,吃喝的开心,也就杂乱不堪。

一直装病猫的我,并不敢跟史可法有太明显的接触,否则一个被朱由崧满心怀疑并担心的前皇帝的儿子,一个并不是自己心腹的大臣,两人接触多了肯定会被众人怀疑,说不定就会引来不好的效果,比如毒酒白绫。

趁着这个混乱而没人注意的机会向史可法敬酒道“史阁部怎么如此不开心啊。”

“回定王殿下,臣只是有些累了,并无不开心。”看来这个史可法还是对我这个15岁(过完年长一岁了)少年并不了了啊,压根就没打算跟我谈谈军国大事。可是想到没几个月清军就杀来了,到时候我自己能不能保全还真的是难说。如果现在南明朝廷是走上正轨开始备战,说不定还是能够抵挡住清军的。所以我还是豁出去了,准备最好再给南明朝廷一个机会。

“史阁部可是为清人不准议和的事烦心?”

“殿下怎么这样说?”史可法很惊讶我知道这个消息,毕竟使团才回来不久,这个消息朝廷并没有发布。而我的情况,平民百姓可能会被蒙蔽,以为我在定王府还是做个高高在上的王爷,但像史可法这样的高层大员肯定知道其实我只是一个囚犯。

“清人已经不是金人了,他们的野心,比蒙古人不少一点。前有蒙元,后有满清啊。”我没有回答史可法的问题,因为没法回答。但有了蒙古人的榜样在前,你还想让满人在淮河边停住脚步,那就太天真了。偏偏南明朝廷的皇帝高官还真的就是这么的天真。

“满人不过百万,军队不上二十万,占了北方也就满足了。现在贼寇占我京城,害死先帝,才是大明的最大敌人啊。先灭贼寇,再平外虏,方是我朝该做的。”

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南明朝廷还觉的李自成的大顺才是最大的威胁啊,作为后来人,知道全部情况,当然很容易分析出那是重点那是次要。而当局者迷,在消息流通不畅的明末,没有清晰的全局消息,确实很难区分重点。

如果把大清、大顺、南明三方一比较,南明应该算最弱的,而最强的肯定是要打击另两个的,所以弱弱联合确实是两个弱势力最好的国策。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也能明白南明朝廷那可笑的“联虏平寇”方针是怎么来的了。

这也充分说明了,南明朝廷中没有一个战略家啊!

“史阁部觉得大清与大顺谁能打赢。”大清出兵陕西攻打大顺的消息已经传来,作为江北四镇的督师,史可法肯定早知道了。但结果估计他还不知道。

“大顺占有山西、陕西、甘肃以及河南、湖广的一部分,地域辽阔,兵员百万,又是防御方。清朝从关外苦寒之地来,只占有关内的北京、山东和北直隶,兵将虽精,但劳师远征,恐怕胜负难料啊。”我简直肺要气炸了,这个分析政权之争,哪有这么简单的只看到占地面积、兵员人数的吗。

政策好坏、人心所向、内部凝聚力等等重要的方面全无分析。而这些战略层面影响胜负的因素,大顺可是完败啊。这就是南明朝廷文官第一人的视角,南明不忘天理难容啊。

但我还想再试试!!

“可是大顺已经败给过清军了,人心惶惶,原先投降过去的大明降将,估计都已经又降清了,山西、河南现在难说在谁手中了。而且,满人虽不足百万,可是满人手中可是还有很多汉人军队,估计不下几十万啊。”

有些信息史可法没有,我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当做自己的推测说出。特别是人心所向,不是简单的一句中华礼仪之邦和外虏野蛮之地就可以的定夺的,在哪里能活的下来才是人心向往之地。这些估计这些从小读死书的读书人是理解不了的。

“山海关之战,清军出现的突然,胜负自是难以说明实力。降满之人有,但那不过是刀斧加颈不得已而为之,礼仪之人岂会真心为蛮夷效力。定王殿下不用担心。”

“可是蒙元之鉴在前啊。”

“现在我大明正是上下合心用命之时,只要清军与李贼开战,两败俱伤之时,方是我大明中兴之时,此刻万不可惹恼满人,与之开战,给逆贼可乘之机啊。望殿下与皇上同心,只要君臣用命,中华仁德之邦必不会亡。”

完了完了,信息收集不全,思考层面不高,导致关键判断全部错误,基于这样的判断上出来的政策,那能对啊。史可法如果你知道大顺在陕西已经被打败,已经往河南、湖广方向流窜,你还能这么片面的看问题吗?

可是这些一时无法改变,因为现在的我还只是一个囚犯,一个刚满15虚岁的少年囚犯,说的话没有人信。我沉默了,也明白南明是没有希望了,整个高层就这水平,如果我要活下去,那么还是选择重新开始吧。

等这个腐朽的朝廷彻底被摧毁后,我再来建立一个新的朝廷,就像我那个蒸汽机研发小组,已经从死气沉沉的工匠团队,变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研发团队了。

正旦宴会结束,基本上春节的政府活动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到处拜年联络感情的时间。我没有感情需要联络,也没有多少年要拜的,向皇太后、皇帝、皇后请安后就回到了我的定王府,继续我的软禁生活。

陆续的,回家探亲的工匠、学徒们也回来了,蒸汽机的研究工作继续红红火火的开展开来。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