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民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 > 第七章 逃出北京城

第七章 逃出北京城(1 / 1)

戴着草帽、背着竹篮,还好风比较大,行人都穿的很多,也不显得的唐突,一路继续沿着城墙走,也没有吸引士兵衙役的注意。但走出城门还是不行,城门口的检查非常严格,要搜身看脸的。一路上买了个皮水袋,到公用井口灌满了水。又碰到一个饼店时买了一堆大饼,这个时候的大饼是没有发酵的,直接把面粉饼烤熟就是了,既硬又没味道,但好在耐放,买一堆够吃好几天,有水有食物,这几天的生存问题就解决了,心里也放心了一些。战争时期东西真贵,买几个大饼,捡来的银子铜钱就用掉了一大半了。

就这样继续流浪着,晚上找到一个破烂的城隍庙栖身。庙里也有一些难民乞丐,还好也没有来抢我的东西,各自睡一方角落,倒也相安无事。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已经三月二十四了,还是没有找到出城的机会。北京城里倒是愈加平静了,尤其是平民,基本的生活都已经恢复正常了,店铺也开张了大半了。闯军的士兵虽然跋扈,但还不至于乱来,比如走在街上横冲直撞是有的,惹到他们被打一顿是有的,买东西少给钱的也有,但杀人、抢东西、闯民居的事情基本没看到。看来历史书上写闯军进北京之后如何如何的腐化,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些东西真不能全信,毕竟是清廷写了,抹黑敌人对于野蛮的满人来说,简直是做的明目张胆。

平民阶层是平静下来了,勋贵地主家就不平静了,闯军的追赃助响政策还在继续执行,并没有因为占领北京城而改变,甚至于愈演愈烈。每天都能听到那些豪宅大院里传出的哭声,看到大队士兵闯入捉人搬东西的场景。对于我这个后世的穷屌丝来说,看着心里也爽的很,看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畜生,对大明存亡不在乎,对穷人生死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财产享受,现在到了报应的时候了吧。

但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也知道这项政策其实是李自成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吴三桂家的追赃助响直接导致了吴三桂的降清献关,从而清军入关,横扫天下。本来按清朝总共二十万的军队,如果汉人团结一致,怎么可能得到天下。追赃助响的政策,把汉人的精英阶层都推向了清朝,在加上汉人武装各种内耗、汉人朝廷争名夺利,让满人捡了狗屎运夺了天下,也导致了中国华夏文明的丧失,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最终到近代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没有追回来。

偶尔觉得,如果自己不是投身到崇祯儿子身上,而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去投靠李自成做个谋士,帮他坐稳江山,倒也不失一个好的选择。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受苦了。可惜没有如果,作为崇祯的儿子,越白痴越有活命的希望,而一流露出智慧,那是必死无疑。所以南下做自己的皇帝夺取天下,才是我现在唯一的出路。

这天又在城门口附近溜达,寻找机会,看到一行送葬的队伍走向城门,队伍领头上前向守门首领解释着什么,然后塞过一个小布袋,看来是金钱了。然后整个队伍就出城了,没有对跟在棺材边穿麻戴孝的人做检查。看到这一幕我终于感觉到了希望。只要找到一个愿意帮我的人,不管真死人假死人,就按刚才那样的情景重现一次,我不就可以逃出了。

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我立马往城里走去,但随即又有点丧气,去哪里找人帮忙呢?找一个有死人要出殡的,人家未必肯帮我。甚至于可能拿我去换赏钱了,毕竟大明政府在这个时候并不得人心。看来只有找对大明还有点心意的大臣了,看在过去群臣的份上,再加上闯军追赃助响对他们的打击,还真有可能会选择帮我,毕竟只要成功了,也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一个天大的功劳。

大脑急速转动,也没有想出一个名字,大明的大臣忠心的不多,特别在北京城里,历史留名的几乎没有,让我这个学渣又如何能记得。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时间已经三月二十七了,闯军的追赃助响越演越烈,追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对高官勛贵,对中下级官员和地主富商也开始了敲诈勒索,北京城中气氛日渐紧张。作为后来人的优势,我知道接下来北京城只会更乱,呆着会更危险。而且更主要是的,随着战争的暂时停歇,进城寻找活路的流民更多了,再加上几万闯军,北京城的人口一下子增多了很多。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恢复,尤其是闯军这种前不久还是流寇的军队,管理素质确实低下,秩序被没有随着战争暂时停歇而恢复,反而有越来越差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北京城乌烟瘴气、垃圾成堆,原本已有平息迹象的瘟疫开始更加严重起来了,到处都有病倒的人。依靠着文明世界带来的卫生知识,我尽量保持着自己的卫生,防止被感染,但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不被感染呢,一旦被感染上瘟病,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直接宣布死亡了,所以逃出城已经非常紧迫了。

还好随着城市气氛的紧张,闯军的主要心思用在了追赃助响之上,对我的搜查也慢慢的变的漫不经心了。毕竟看到大家都在发财,又有谁会安心执行这种没有油水的命令呢。于是我决定不再等了,也不找人帮了。这段时间死去的人明显增多,出城出殡的队伍也很多,直接混进人群,说不定就能跟着混出去了。

仔细观察送葬队伍,我买来送葬需要的白衣白帽草绳,古代人的规矩严格的很,不像现在一块白布意思一下就行,那时是真的穿麻戴孝的,这些细节马虎不得,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啊!

在中午人最疲惫的时候,我换好衣服等在广渠门前,这个城门相对其他城门稍小,防守也薄弱些。也因为这个原因,小户人家出殡的走这个门的也更多。这时又有一队出殡的队伍走过来,前面一人举幡,一人撒纸钱,然后是四个哀乐人,两个吹唢呐两个敲锣,哀乐人后面就是棺材了,由一辆牛车拉着,估计是死者的儿子们跟着车边,最后跟着十几个送葬亲属。趁着没人注意我跟在了送葬队伍后面。走到城门口,守门头领收了买路钱,不耐烦的放行了,队伍缓缓通过城门。走进城门洞时,我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整个人都紧张的蒙了,两腿连路都走不稳。还好也没人注意,死了亲属嘛,整个人有点异常也是可以理解的。

等到队伍走出城去,拐过一个街角时,我便乘着没人注意跑进了边上小巷。城门外也是房子挨着房子,街道连着巷子,只是比内城破旧些。因为经历了战乱,废墟不少,钻进一片没人的废墟,把孝服换回原来的旧衣服,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容易啊,都8天了,我才终于逃出城了,虽然耽误了几天,但现在赶往南京应该还来得及。回头看看北京高大的城墙,我心里暗道“北京等着,我会回来的。”然后头也不回的往南走去。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