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腰脸的前方,是一千六百多骑组成的骑兵大队,这已是黑营全部的骑兵家底,此次倾巢而出,为的就是赶在血狼军攻陷连城之前,牢牢地堵住这两万北援的魔族驻军。?八一中文网==≈.≈8≠1≠Z≤≥.COM
无论是徒步追击两万北援魔族军的暴熊军,还是这一千六百多骑,在路上人烟稀少、道路畅通的情况下,开进异常迅。
于血狼军攻入连城的同时,一千六百多尚显稚嫩的黑营骑兵,马不停蹄,连日疾驰,终于比两万北援军快了一线,到达了连城南方的星星峡,并随之将整个星星峡口,牢牢锁住。
两万疲惫不堪的魔族步军到达星星峡,准备松口气时,面对的却是一千多虎视眈眈,来不及就地取材,仓促间只得杀马筑关的黑营兵将。
两万刚刚行军至峡口的魔族军,面对着前有拦路虎,后有噬人狼的险恶状况,都明白如果被眼前的星星峡口堵住,一旦被后面那群杀人不眨眼的蛮熊追至,两万失去城墙保护的魔族军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在急红了眼的魔族主将一声号令下,一个个怀抱大刀、上身赤罗的督战队壮汉,杀气腾腾的走到阵前。
随后,第一个千人队列阵完毕,在带队将官的一计战刀虚劈下,口中怒吼着朝峡口猛冲而出。
不等两方接触,在原本第一个千人队站立的地域,第二个千人队已经列阵完毕……
随后,第三个千人队,在带队主官一阵此起彼伏的喝斥声中,开始出列。
山崩海啸般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着星星峡口,两万困兽犹斗的魔族地方驻军,在此危机时刻,狰狞毕露,同样爆出了不可低估的战力,朝着千多人把持的小小峡口,动了不计代价的猛攻。
双方喊杀震天。
当守卫峡口的最后一个黑营人,浑身浴血,不甘的软倒在血泊时,耳中终于听到了熊族人特有的大嗓门,双眸中不甘的神色,迅消失,代之的则是唇角微翘的笑容,心满意足的合上了双眼。
生,自狂不羁,哪管他人冷眼。死,轰轰烈烈,但求无悔,纵去也从容。
知难行易,媚强欺弱,其生若走狗,身虽在,心已亡。明知不可为而为,虽必死而无憾。
这就是黑营中人骨子里的桀骜,黑营之魂。
面对着身后疾扑来,两万已经陷入暴怒状态的蛮熊,已经被守卫星星峡口的一千六百黑营人杀破了胆的魔族兵将,更是亡魂掉魄,一个个吓瘫于地,瑟瑟抖的将手中兵器丢到地上。
一千六百体弱的土族跟魔族人,就顶住了两万人的轮番冲击,杀伤了数千人,劫后余生的一万六千余魔族兵将,不敢想像面对战力旷绝魔界的熊族,会是个怎么样的状况。
看到星星峡口卧满了己方的死尸,卜腰脸大为震怒,抬臂猛地一挥肥厚的熊掌,朝已经放下刀枪的一万多魔族残兵,下达了灭绝的命令。
两万粗壮的黑熊得到命令,纷纷抽出身后背着的巨大板斧,嗷嗷怒叫着狂奔而出。
在一黑一灰两色风暴的来回肆虐下,凄厉的惨叫、临死的哀嚎,顿时充斥着这个星星峡外的血腥杀戮场。
一万六千魔族残军,在一阵寒光闪烁、血肉纷飞的杀戮场上,被成群成队的屠杀殆尽,无一幸存。
来不及擦掉毛上沾满的鲜血,卜腰脸便立即归拢手下这群意犹未尽的凶熊,继续挥军向北,朝连城开进……
率领着五千神臂营,已经进抵熊狼关的文巨勋,在听到连城失守,两万步卒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惊得当场背过气去。
醒来后第一件事不是严守关隘,更没有回夺连城的念头,而是立即将七成兵力撤出熊狼关,连本来就兵力薄弱的熊狼关守兵都带走近半。
之后,文巨勋领着三万余兵马,声势浩大的朝南急行军二十余里,虚晃一枪后便掉头朝西,向着中州东境的魔族东线大营逃去。
面对着前后的夹击,乌川勒江水师全军覆没,文巨勋如今哪还敢有收复失地的想法,唯一的期望就是跑得快点,能够把老命保住。
可是人跑得再快,也快不过牦马兽去。
文巨勋留在熊狼关的三成弃子,在听到主帅逃跑的消息后,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军心,顿时土崩瓦解,剩下的万余守军,未一箭,弃城而逃。
顺势入关的马悲鸿,于熊狼关不留一兵一卒,五万北地铁骑穿关而过,毫不停留,立即挥军西进,一路掩杀文巨勋所部的溃军。
三日之后,黑营同样朝西开进的血狼军与暴熊军团,与马悲鸿的五万北地铁骑,会师于汉成岭北麓,合围了正在深山内打转的文巨勋残部。
东疆一系列连锁反应下,魔族屯于北安郡的八万驻军,灰飞烟灭。
未免局势糜烂至不可收拾,东线大营在接到文巨勋的求援后,“赤、黑、斗、八、方”五大魔族主力之一,有“魔界精英”之称的六万斗魔战骑,6续离开驻地,野外连番运动下不到三日,便隐去了形迹,动向成谜。
远在巴托平原后方的火少冲,在接到六万斗魔战骑离开驻地的消息后,按照与黑营的既定策略,九色追日战骑全军尽出,雾火城下辖的幽灵舰队也于同日起锚,逆流而上,同样消失在了迷离江的腾腾迷雾中。
黑营与魔族之间的战局,越诡秘,处于夹缝中的大小势力,更是紧绷了弦。
大战一触即。茂密的丛林,掩映着无数起伏跌宕的矮岭,一条小河从野花遍开的绿岭中穿过,逐渐隐没在一片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森林中。
如果循着河流的走向,游步于密林内,走不多时,便会看到一幢幢通体漆黑的木制建筑,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少有重复,整个建筑群被一条从小河引出的活水包围,宛若一座小城。
小城内,能见到各族的人穿梭往返,不时还能听到几嗓子虐待耳膜的噪音,城内走动的各色行人,路旁嬉戏的孩童,却似乎都对这些毫无征兆的大嗓门习以为常,没有谁掩耳,也没有谁的脸上会产生异样,大概是听习惯了。